次韵实之二首(其一)

孤臣去国四经春,迹远安知罪尚新。

蚤亦曾讥秦氏者,晚为与议濮园人。

懒笺光范干时宰,且伴田家赛社神。

醉倒不能愁世事,倩他烟柳替含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我这个被孤立的臣子离开国家已经四个春天了,足迹遥远谁知道我的罪过是否依然新鲜。
早年我也曾批评过秦朝的政策,晚年又与濮园的人讨论过一些事情。
我不再勤奋地书写,试图影响当政者,而是选择陪伴农夫们祭祀社神。
喝得大醉无法忧虑世事,只求让烟柳帮我遮掩忧愁的容颜。

注释

孤臣:被孤立的臣子。
去国:离开国家。
迹远:足迹遥远。
罪尚新:罪过是否依然存在。
蚤亦:早年。
秦氏者:批评秦朝政策的人。
濮园人:濮园(古代隐士居所)的人。
懒笺:不再勤奋书写。
光范:指有影响力的书信。
干时宰:影响当政者。
田家:农夫。
赛社神:祭祀社神的活动。
醉倒:喝得大醉。
愁世事:忧虑世事。
倩他:请求它。
烟柳:烟雾和柳树,代指景色。
含颦:皱眉,表示愁苦。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刘克庄所作,名为《次韵实之二首(其一)》。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在表达一种深深的哀伤与无奈。他自称“孤臣”,意味着自己是一个远离国家、孤立无援的人物。开篇“去国四经春”表明时间已经过去了相当长的一段时光,而作者依然对往事念念不忘,尤其是对自己的过错记忆犹新。

接下来的“迹远安知罪尚新”,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无奈的心情。这里的“迹”指的是过往的事迹,“远”则意味着时间的流逝和距离的遥远,作者通过这样的表达,传达了一种无法摆脱过去错误的痛苦。

蚤是一种小昆虫,而在古代文学中常用来比喻微不足道的人物或事务。诗中的“蚤亦曾讥秦氏者”,可能是在借古人之口发泄自己对现实不满的情绪,秦氏被讥指责,象征着一种权势的批判。

“晚为与议濮园人”则表现了作者在晚年时,与他人一同讨论和评议历史上的人物与事件,如同是在后园中进行的一种精神上的慰藉。

“懒笺光范干时宰,且伴田家赛社神”中的“懒笺”意味着不愿意写字或不善于书写,“光范”则是指古代名相,如同后来的“时宰”,都是对贤能政治人物的称呼。诗人似乎在表达一种对于过去伟大政治家的怀念,同时也承认自己现在只是一个与田家赛社神(可能是一种地方性的宗教活动)为伴的人,体现了作者由盛转衰的心境。

最后,“醉倒不能愁世事,倩他烟柳替含颦”则是诗人通过饮酒来逃避现实的痛苦,但即使在醉酒之中,也无法完全抛开对世事的忧虑。这里的“倩他烟柳替含颦”,则是在用自然景物来比喻自己的哀愁和不满,通过烟霭和垂柳来代替自己心中的忧郁。

总体而言,这首诗表现了作者对个人命运、历史事件以及现实政治的深刻反思与无奈情怀。

收录诗词(4805)

刘克庄(宋)

成就

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经历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

  • 字:潜夫
  • 号:后村
  • 籍贯:福建莆田
  • 生卒年:1187~1269

相关古诗词

次韵实之春日二首(其二)

梅醭朝衣尘满靴,曾穿细仗对延和。

角巾久已寻初服,锦帐何须恋旧窝。

能读书人天下少,不如意事古来多。

半生寂寂因迂阔,垂老方惊岁月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次韵实之春日二首(其一)

向来文字擅中朝,留落而今赋大招。

才子左迁追屈贾,相君高蹈友松乔。

山行或与樵争席,涧饮聊将掬代瓢。

借使终身无一事,亦令千载仰孤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次韵建安章南举投赠

薄有田园兴,闲挑草木情。

殷勤美年少,存问老书生。

晚觉论心少,谁堪歃血盟。

吾衰得吟友,不惮揽衣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次韵林太渊二首(其二)

时贤多以刻为明,抚字催科鲜并行。

闻旧吏民皆向化,喜新令尹不求赢。

察帘外事非中道,立路傍碑亦近名。

莫比寻常贵公子,长官清若一书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