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太和楼壁

太和酒楼三百间,大槽昼夜声潺潺。

千夫承糟万夫瓮,有酒如海糟如山。

铜锅镕尽龙山雪,金波涌出西湖月。

星宫琼浆天下无,九酝仙方谁漏泄。

皇都春色满钱塘,苏小当垆酒倍香。

席分珠履三千客,后列金钗十二行。

一座行觞歌一曲,楼东声断楼西续。

就中茜袖拥红牙,春葱不露人如玉。

今年和气光华夷,游人不醉终不归。

金貂玉尘宁论价,对月逢花能几时。

有个酒仙人不识,幅巾大袖豪无敌。

醉后题诗自不知,但见龙蛇满东壁。

形式: 古风

翻译

太和酒楼有三百间,日夜槽声不断。
众多劳工搬运酒糟装瓮,酒如海、糟如山无比丰富。
铜锅熔化龙山之雪,西湖月映入金色酒液。
天宫美酒世间罕见,九酿仙法何处泄露。
皇城春意洒满钱塘,苏小小卖酒更添香。
宴席上宾客如珠履三千,后列美女排列成行。
每行举杯便唱一曲,歌声从东楼到西楼延续。
其中一位女子衣袖茜红,纤手握着牙板,如玉般清纯。
今年和气普照中外,游客不醉不归。
金貂玉尘价值几何,月下赏花时光宝贵。
有个酒仙无人识得,头戴幅巾,宽袖无敌。
他醉后题诗浑然不知,只见墙壁上龙蛇飞舞。

注释

太和酒楼:大型酒楼。
潺潺:流水声。
千夫:众多工人。
万夫瓮:大量酒瓮。
铜锅:金属锅。
龙山雪:龙山上的雪象征美酒。
星宫琼浆:天宫美酒。
九酝仙方:古代酿酒秘方。
皇都:皇城。
春色满:春意盎然。
苏小:妓女名。
当垆:卖酒。
珠履三千:形容客人众多。
金钗十二行:美女行列。
茜袖:红色衣袖。
红牙:乐器名。
和气光华夷:和谐的气氛照亮内外。
游人不醉:游客不愿离开。
金貂玉尘:贵重物品。
对月逢花:月下赏花。
酒仙:嗜酒如命的人。
幅巾大袖:古代文士装扮。
醉后题诗:酒后作诗。
龙蛇满东壁:醉后书法狂放。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个繁华热闹的酒楼景象,通过对比和夸张的手法,展现了太和酒楼的宏大与繁盛。开篇即以“三百间”、“昼夜声潺潺”勾勒出酒楼的规模和喧嚣,接着用“千夫承糟万夫瓮”、“有酒如海糟如山”形象地表达了酒的丰富与堆积,如同大海和高山。诗人还通过“铜锅镕尽龙山雪”、“金波涌出西湖月”等句子,描绘出酒的香气四溢,有如天上琼浆,神仙般的美味。

接下来,“皇都春色满钱塘”、“苏小当垆酒倍香”两句,不仅点出了地点,更通过“春色”和“酒倍香”,传达出一种节日的欢愉与美好。紧接着,“席分珠履三千客”、“后列金钗十二行”则展示了酒楼中宾客如云,珠光宝气的场面。

诗人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描写了酒楼内外的热闹景象,如“一座行觞歌一曲”、“楼东声断楼西续”,表现出宴席间歌舞升平,声音连绵不绝。接着,“就中茜袖拥红牙”、“春葱不露人如玉”两句,则描绘出了酒楼内美女们的风采和优雅。

最后几句“今年和气光华夷”、“游人不醉终不归”,表达了诗人对当前太平盛世的赞美,以及人们在这样的环境中尽情享乐,不愿离去的情怀。而“金貂玉尘宁论价”、“对月逢花能几时”则是一种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待。

结尾,“有个酒仙人不识,幅巾大袖豪无敌”两句,以一种超然物外的态度,描绘出一个神秘的酒仙形象。最后,“醉后题诗自不知,但见龙蛇满东壁”则是对酒仙在醉意中留下诗篇的生动写照,同时也是诗人自己醉酒后的自述。

总体而言,此诗通过对太和酒楼繁华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宋代都市生活的豪华与热闹,以及人们在这样的环境中追求享乐、放纵情感的生活态度。

收录诗词(162)

无名氏(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司马悔桥

道书司马悔,福地在天台。

兹山秀盘古,亿载青崔嵬。

如何越中志,纪载殊未该。

浪云唐子微,曾过兹桥来。

奉诏悔轻出,欲勒俗驾回。

至今名字存,修梁架岩隈。

图谍已太戾,土俗尤疏哉。

以悔明兹桥,大字标板牌。

流传愈讹舛,云笈君试开。

形式: 古风

题石鱼

诸公讨未决。朝忌其事夕失功,讵可因循守常法。

人心感处是天心,至诚解使金石裂。

形势不宜久冷落,鼓作须及人情热。

每忧奸雄东风尘,它日未易倾巢穴。

人才政事所急者,此间伊吕何常乏。

况如耿贾郭李辈,马后牛前谁识别。

黄芽摇寒鴥不飞,鬼洞蛮虚新过雪。

行矣强饭莫饮酒,偷闲读书备施设。

一官皆可行其义,勿学庸人苟岁月。

蹄涔之水无鲲鲸,鸳凤宁肯争鸡楬。

吾皇驻跸浙江西,努力朝宗致忠烈。

星驰电走见相。

形式: 古风

题驿壁

记得离家日,尊亲嘱咐言。

逢桥须下马,过渡莫争船。

雨宿宜防夜,鸡鸣更相天。

若能依此语,行路免迍邅。

形式: 五言律诗

题贵池驿壁

昨日雨,今朝晴。前月小,后月大。

君欲问百年,百年如此过。孰为辱,孰为荣。

何者福,何者祸。山中多白云,莫教脚一蹉。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