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山馆(其二)

且喜破窗明有月,不嫌坏壁暗无灯。

解衣就枕方成寐,渡涧穿林忽梦僧。

一榻寒云身卧水,半宵急雨竹敲冰。

鸡鸣未晓鞭驴去,回顾烟岚叠万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宿山馆的独特体验与感受。首句“且喜破窗明有月”,诗人以欣喜之情,表达了对窗外月光透过破窗的意外之喜,暗示了在清冷环境中的一丝温暖与明亮。接着,“不嫌坏壁暗无灯”则进一步展现了诗人面对简陋环境的豁达态度,即使没有灯火,也能够欣赏到自然之美。

“解衣就枕方成寐,渡涧穿林忽梦僧”两句,通过描述诗人准备休息时的场景,以及梦中遇见僧人的经历,营造了一种超脱现实、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境。梦中的僧人可能象征着内心的平静与智慧,或是对超凡脱俗生活的向往。

“一榻寒云身卧水,半宵急雨竹敲冰”这两句运用生动的意象,将诗人所处环境的寒冷与静谧描绘得淋漓尽致。水面上漂浮着寒云,仿佛是诗人身体的一部分,而竹子在雨声中轻轻敲击冰面的声音,则增添了夜晚的寂静与神秘感。

最后,“鸡鸣未晓鞭驴去,回顾烟岚叠万层”两句,以清晨鸡鸣为背景,描绘了诗人离开山馆的情景。他骑驴离去,回首望去,只见山岚层层叠叠,仿佛是大自然对他这次短暂旅行的留念。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孤独与超然。

收录诗词(738)

徐积(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因晚年居楚州南门外,故自号南郭翁。生于宋仁宗天圣六年,卒于徽宗崇宁二年,年七十六岁。政和六年(1116),赐谥节孝处士。家乡人为其建 “徐节孝祠”,明清两代均有修缮,毁于解放初期。《宋史》卷四五九有传

  • 字:仲车
  • 籍贯:楚州山阳(今江苏淮安)
  • 生卒年:1028—1103

相关古诗词

宿山馆(其三)

烟萝断处初逢舍,云竹疏时忽见灯。

崄磴未归樵坞叟,破庵已去诵经僧。

暗龙吟罢庭无月,寒狖啼来谷有冰。

君看床头铁鳞甲,雨痕苔晕几千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宿山馆(其四)

倦客待沽山下酒,饥童先上灶头灯。

行经怪穴思防虎,坐听疏钟欲访僧。

手弄一张琴似铁,匣藏三尺剑如冰。

调高器古无人伴,身上烟霞空几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宿山馆(其五)

好勇不须探虎穴,爱奇何用点犀灯。

当求义路勤行己,休把福田閒问僧。

一榻静无尘世物,半宵浑似玉池冰。

起来题作清心馆,此去泥污千万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宿山馆(其六)

龙归潭面千寻黑,虎视林隈两炬灯。

执爨正燃吹饭火,乞餐恰值寄眠僧。

倦听雨后诸岩溜,渴忆春前一片冰。

卧看满山红日晓,碧瑶城阙郁千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