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刘书记一二知己见寄

见说金台客,相逢秪论诗。

坐来残暑退,吟许野僧知。

自喜幽栖僻,唯惭道义亏。

身闲偏好古,句冷不求奇。

晦迹全无累,安贫自得宜。

同人终念我,莲社有归期。

形式: 排律 押[支]韵

翻译

听说这里有位金台客,我们相遇只谈诗歌为乐。
坐下来,暑气渐消,我们的诗篇让山野僧侣也知晓。
我自得于隐居的清静,却遗憾未能在道德上做到完美。
闲暇时我更爱古风,诗句平淡不追求奇特。
我选择隐藏行迹,无求名利,安于贫穷也心满意足。
朋友们始终挂念着我,期待有一天能回归莲社共聚。

注释

金台客:指有才华或地位的人。
秪论诗:只谈论诗歌。
残暑:残留的暑热。
野僧:山野中的僧侣。
幽栖:隐居。
道义亏:在道德上有所欠缺。
句冷:平淡的诗句。
奇:奇特。
晦迹:隐藏行踪。
累:牵累,烦恼。
莲社:佛教社团,这里指志趣相投的朋友群体。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山甫的作品,名为《酬刘书记一二知己见寄》。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表达诗人心境和对友情珍视的诗句。

首句“见说金台客,相逢秪论诗。”表明诗人与朋友之间通过讨论诗歌来增进了解和友谊,金台可能是指某个特定的地点,而秪则是一种亲密交往的方式。接着,“坐来残暑退,吟许野僧知。”描绘了一个夏日晚风中坐在凉爽之处,与朋友一起吟诵诗歌,共同感受自然之美。

“自喜幽栖僻,唯惭道义亏”表达了诗人对自己隐逸生活的满足,但同时也感到在遵循道德方面有所不足。接着,“身闲偏好古,句冷不求奇。”则展现出诗人追求古典风格,不追求新奇的文学态度。

“晦迹全无累,安贫自得宜”表达了诗人对淡泊明志、清贫自守的生活态度的赞美。最后,“同人终念我,莲社有归期。”则是对朋友间的情谊和未来再聚的期待。

整首诗通过平实自然的语言,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寄托的高洁情操,以及对真挚友谊的珍视。

收录诗词(94)

李山甫(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酬刘书记见赠

独在西峰末,怜君和气多。

劳生同朽索,急景似倾波。

禅者行担锡,樵师语隔坡。

旱□生赤藓,古木架青萝。

石涧新蝉脱,茅檐旧燕窠。

篇章蒙见许,松月好相过。

思苦通真理,吟清合大和。

□□□□□,风起送渔歌。

形式: 排律 押[歌]韵

题李员外厅

石砌蛩吟响,草堂人语稀。

道孤思绝唱,年长渐知非。

名利终成患,烟霞亦可依。

高丘松盖古,闲地药苗肥。

猿鸟啼嘉景,牛羊傍晚晖。

幽栖还自得,清啸坐忘机。

爱彼人深处,白云相伴归。

形式: 排律 押[微]韵

山中依韵答刘书记见赠

幽居少人事,三径草不开。

隐几虚室静,闲云入坐来。

至道非内外,讵言才不才。

宝月当秋空,高洁无纤埃。

心灭百虑减,诗成万象回。

亦有吾庐在,寂寞旧山隈。

从容未归去,满地生青苔。

谢公寄我诗,清奇不可陪。

白云飞不尽,碧云欲成堆。

惊风出地户,虩虩似震雷。

吟哦山岳动,令人心胆摧。

思君览章句,还复如望梅。

慷慨追古意,旷望登高台。

何当陶渊明,远师劝倾杯。

流年将老来,华发自相催。

野寺连屏障,左右相裴回。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山中答刘书记寓怀

贵门多冠冕,日与荣辱并。

山中有独夫,笑傲出衰盛。

正直任天真,鬼神亦相敬。

之子贲丘园,户牖松萝映。

骨将槁木齐,心同止水净。

笔头指金波,座上横玉柄。

芙蓉出秋渚,绣段流清咏。

高古不称时,沈默岂相竞。

穷搜万籁息,危坐千峰静。

林僧继嘉唱,风前亦为幸。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