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诗追赋

白发金山续旧游,依然绀宇压中流。

沙痕灭没潮侵磴,帆影参差日映楼。

江汉东西千古逝,乾坤高下一身浮。

谪仙故自多愁绪,更上留云望帝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文徵明所作,名为《金山诗追赋》。诗中描绘了诗人再次游览金山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金山的壮丽景色与历史沧桑。

首联“白发金山续旧游,依然绀宇压中流。”开篇即点明主题,诗人以“白发”自喻,表达了对金山的深情厚谊和对过往岁月的回忆。金山上的寺庙(绀宇)巍然屹立于江心,既显其雄伟壮观,也象征着历史的恒久不变。

颔联“沙痕灭没潮侵磴,帆影参差日映楼。”进一步描绘了金山的自然景观。潮水侵蚀着山石,沙滩痕迹逐渐消失;远处的船只在阳光下形成错落有致的影子,映照在楼阁之上,展现出一幅动态而富有层次的画面。

颈联“江汉东西千古逝,乾坤高下一身浮。”将视角从金山扩展到整个宇宙,江汉之水滚滚东流,象征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变迁;而天地间万物高低起伏,诗人自身仿佛随着这变化而飘浮不定,表达了对生命短暂和宇宙广阔的认识。

尾联“谪仙故自多愁绪,更上留云望帝州。”以李白(谪仙)自比,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面对金山美景,谪仙般的诗人不禁生出许多愁绪,最后选择登高远望,寄托对远方帝州的思念。

整首诗通过对金山景色的描绘,融合了自然景观与个人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宇宙、生命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之情。

收录诗词(820)

文徵明(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原名壁(或作璧)。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 字:徵明
  • 籍贯:因先世衡山
  • 生卒年: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

相关古诗词

怀九逵

春来相见一何稽,病里相思意欲迷。

雨洗碧桃三月尽,风吹落日五湖西。

眼中人物如公少,乡里声名愧我齐。

老大未忘乘驷马,仙桥待与长卿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五月雨晴书事(其一)

甘雨如膏遍草莱,清风庭院少尘埃。

一番春事飞花尽,万里青天宿雾开。

狂卓岂知郿坞散,孝文方自代藩来。

不辞零落江湖远,潦倒元非贾谊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五月雨晴书事(其二)

绕院春风野鹊鸣,如传吉语到江城。

虎贲仓卒收梁翼,宣室从容召贾生。

一代明良开景运,万方父老望升平。

野人更识农情喜,尽日西堂听雨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追和王叔明溪南醉归诗

荆南山前花满溪,山空独有春风知。

春风几度吹花落,溪上花飞春亦归。

溪女歌残桃叶渡,相思几绿江南树。

思君欲济川无梁,千片桃花溪路长。

春风桃李秋空月,人生易得头如雪。

万里才看北雁来,一樽又与东风别。

对酒当歌秋月明,摘花酿酒春杯冽。

溪翁不见草堂閒,无限春光付啼鴂。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