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雨晴书事(其二)

绕院春风野鹊鸣,如传吉语到江城。

虎贲仓卒收梁翼,宣室从容召贾生。

一代明良开景运,万方父老望升平。

野人更识农情喜,尽日西堂听雨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春风吹拂庭院,野鹊鸣叫,仿佛带来吉祥之音,传至江城的情景。接着,诗人以历史典故为喻,赞颂了一代明君与贤臣相遇,共同开创盛世的局面。诗中提到的“虎贲”和“收梁翼”,以及“宣室召贾生”,都是对君主英明、重用贤才的赞美。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农事丰收的喜悦之情,以及百姓对国家安定、社会繁荣的期盼,通过整天聆听雨声来寄托这种情感。整首诗意境深远,既有对历史的回顾,也有对现实的关怀,体现了文徵明作为明代文人的深厚人文情怀。

收录诗词(820)

文徵明(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原名壁(或作璧)。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 字:徵明
  • 籍贯:因先世衡山
  • 生卒年: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

相关古诗词

追和王叔明溪南醉归诗

荆南山前花满溪,山空独有春风知。

春风几度吹花落,溪上花飞春亦归。

溪女歌残桃叶渡,相思几绿江南树。

思君欲济川无梁,千片桃花溪路长。

春风桃李秋空月,人生易得头如雪。

万里才看北雁来,一樽又与东风别。

对酒当歌秋月明,摘花酿酒春杯冽。

溪翁不见草堂閒,无限春光付啼鴂。

形式: 古风

感怀

历服明堂次第成,汉廷行致鲁诸生。

周南留滞宁非命,江左优游漫策名。

四海秋风双鬓短,百年飞鸟一身轻。

楼高不碍登临目,直北青云是玉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金陵中秋

雨晴秋色满长安,月贯黄云百宝团。

见说清光天下共,不图今夜客中看。

天垂紫禁星河淡,江绕金城风露寒。

吹断碧箫丹桂发,玉人何处倚阑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不寐

欹枕数寒更,漫漫不能旦。

天寒鸡再号,灯昏鼠窥案。

药垆火已微,群儿睡方鼾。

清风自何来,泠然动虚幔。

病眼苦不眠,循床发遐叹。

人世百年短,吾生已强半。

况此贫贱躯,时为小儿玩。

一卧五经旬,形消发垂灿。

神情日以摧,志业交凌乱。

岂不怀明时,流光榻中换。

平生二三友,雅志在霄汉。

下寿曾不满,半逐浮云散。

感此念微名,悠悠何足羡。

明月度孤音,霜华满庭院。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