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人宋衍蚤孤母去力学取科第遂获见母盖自蜀至许六千馀里声迹不至逾二十年感叹兹事以送其归

绿槐染衣芦作鞭,朝骑骏马下九天。

人为君荣君未喜,我家剑南亲万里。

四岁儿啼母不知,肺肝欲裂悲语谁。

不如读书期有立,可以藉手荣吾慈。

白云怅望天一方,颍水之北嵩之阳。

君王一日亲试策,阿兰不愿尚书郎。

里门下马人争看,对泣相持行路叹。

版舆归侍锦江头,戏彩重偿龀与丱。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蜀地少年宋衍早年丧父,立志求学,最终通过科举考试,得以在京城与母亲相见的故事。诗中充满了对亲情的深切怀念和对母亲养育之恩的感激之情。

首句“绿槐染衣芦作鞭”,以绿槐和芦苇为喻,形象地描绘了宋衍求学路上的艰辛与孤独。接着,“朝骑骏马下九天”一句,运用夸张手法,展现了他追求功名的决心和豪情。

“人为君荣君未喜,我家剑南亲万里”两句,表达了宋衍虽然在京城取得了荣耀,但心中最渴望的还是与母亲团聚。这反映了他对家庭和亲情的重视。

“四岁儿啼母不知,肺肝欲裂悲语谁”描绘了宋衍幼时与母亲分离的痛苦情景,表现了他对母亲深深的思念。

“不如读书期有立,可以藉手荣吾慈”则表达了宋衍通过努力学习,希望将来能为母亲带来荣耀的愿望,体现了他对母亲的孝心。

后半部分“白云怅望天一方,颍水之北嵩之阳”描绘了宋衍与母亲重逢时的场景,以及他们分别后的思念之情。“君王一日亲试策,阿兰不愿尚书郎”表明了宋衍在科举考试中的优异表现,但他并不满足于官场的职位,更看重的是与母亲的团聚。

“里门下马人争看,对泣相持行路叹”描述了宋衍回到家乡时,乡亲们的欢呼和自己的泪水交织的场景,表现了人们对他的敬仰和他内心的复杂情感。

最后,“版舆归侍锦江头,戏彩重偿龀与丱”表达了宋衍在母亲身边尽孝的心愿,以及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母亲晚年过得幸福的愿望。

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对宋衍个人经历的描绘,展现了古代士子对家庭、亲情的深厚情感,以及他们为了实现个人理想而不懈努力的精神风貌。

收录诗词(298)

苏过(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范季远作止斋求诗以此寄之

急流勇退真难事,要取荣枯君自味。

世间轩冕如嚼蜡,自觉山川天下贵。

君如八骏方服辀,帝闲正欲求千里。

刷燕秣越非所愿,放浪烟霞蹑云水。

萧然筑室在人境,身与此心俱欲止。

倦飞偶学陶彭泽,示疾还同老居士。

政忧功名来未免,吾驾不回谁与柅。

古来索价累高人,少室终南应所鄙。

形式: 古风

大雪日赵承之梁与可访贾子庄饮爽亭孙志康不得预故有诗怨之亦次韵和一首

三士高谈常绝席,不数汉庭人九尺。

雪中忽到剡溪行,狂饮学髡俱一石。

不教彭宣到后堂,只供爽气干陵冈。

忍寒排闼计大误,夫子莫悔不得将。

夜归过我天正黑,灯影照坐如僧房。

峨冠切云服亦奇,胜游何不早遣知。

风花瞥眼同一霎,欲追此欢将奈若。

人间何往不自适,陵生且复为陵舄。

形式: 古风

和吴子骏食波棱粥

朔风吹雪填庐屋,一味饥寒寻范叔。

绨袍安敢望故人,藜苋从来诳空腹。

近闻陶令并无储,不独鲁公新食粥。

波棱登俎称八珍,公子未应讥世禄。

山僧一食不过午,忍饥学道忘辛苦。

书生事业乃尔勤,夜然膏火穷今古。

要将五鼎同釜铛,箪瓢未可轻原生。

肉食纷纷固多鄙,吾宁且啜小人羹。

形式: 古风

次韵承之紫岩长句

乱山穷处闻鱼鼓,梵宇潭潭不知暑。

当时麻衣此卜居,自启山林著蓝缕。

飞空楼观惊造化,缥缈云间如帝所。

道人疑是有道者,己不求人人自许。

富儿争致千金多,贫者不辞筋力苦。

若非足指按大地,荒山坐变琉璃宇。

南阳持节奉诏归,夜上峥嵘携幕府。

是时六月火令炽,千骑解鞍人按堵。

登临岂为谢公赏,七子赋诗歌赵武。

长廊月出清风生,古殿无人铃独语。

公留三日看溪涨,白昼鱼虾落飞雨。

我昔千里上太行,身世飘零悲逆旅。

莫投紫岩稍自慰,欲扣僧房无可侣。

有来野饷苜蓿饭,主人对客羞贫窭。

何似元戎从掾吏,落日红旗照洲渚。

椎牛酾酒劳还役,号令三更传部伍。

君能笔力记其事,句法更如山峻阻。

一时豪放岂易得,况有幻怪供诗取。

归来尚可诧朋友,云梦青丘俱不数。

山川虽是风物殊,乐哉信美非吾土。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