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雪

烟尘一以灭,高下玉为台。

牧马来无所,同云黯不开。

冻凝青海浪,路失白龙堆。

奉使丁年客,从今又几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鉴赏

这首诗《边雪》由明代末年至清代初期的诗人陈恭尹所作,描绘了边疆地区雪景的壮丽与边塞的寂寥。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边疆独特景色的深刻感受。

首句“烟尘一以灭”,描绘了边疆地区在大雪覆盖后,尘埃尽消,一片洁净的景象。接着,“高下玉为台”一句,将雪后的山川比作镶嵌着玉石的台座,形象地展示了雪景的高洁与美丽。

“牧马来无所”一句,通过牧马的消失,进一步强调了雪后环境的寂静与空旷。而“同云黯不开”则以阴沉的云层象征着边疆的严寒与压抑,与前文的“玉为台”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边塞环境的恶劣与艰苦。

“冻凝青海浪,路失白龙堆”两句,运用夸张的手法,将青海湖的浪花比作被冰冻凝固的蓝色波涛,将沙漠中的沙丘比作失去踪迹的白龙,形象地描绘了边疆地区的寒冷与荒凉。

最后,“奉使丁年客,从今又几回”表达了诗人作为使者多次出使边疆的感慨,既有对边疆生活的艰辛与挑战的反思,也蕴含着对国家边防安全的深切关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边疆雪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边塞的独特风貌和诗人深沉的情感,是陈恭尹边塞诗作中的佳作之一。

收录诗词(1900)

陈恭尹(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号半峰,晚号独漉子,又号罗浮布衣,汉族。著名抗清志士陈邦彦之子。清初诗人,与屈大均、梁佩兰同称岭南三大家。又工书法,时称清初广东第一隶书高手。有《独漉堂全集》,诗文各15卷,词1卷

  • 字:元孝
  • 籍贯:广东顺德县(今佛山顺德区)龙山乡
  • 生卒年:1631 ~1700

相关古诗词

边柳

绝域谁相赏,阿那自得名。

叶间穿旧箭,原上列新营。

白日风枝折,残春雪眼明。

南朝大司马,空复涕金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边笛

微风传妙曲,清切若为酬。

谁挟终南琯,来添塞北愁。

关山无尽月,天地不禁秋。

何日闻歌凯,征人下戍楼。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边马

塞上传烽警,将军赋出车。

千群新草外,八月上膘初。

云籋龙为友,风生虎不如。

为君威海内,安用事诗书。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边雁

南北家何在,其生无定居。

避人犹有弋,寄汉已无书。

沙碛将难久,江湖迥自如。

岁寒天路永,归翮莫徐徐。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