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雁

南北家何在,其生无定居。

避人犹有弋,寄汉已无书。

沙碛将难久,江湖迥自如。

岁寒天路永,归翮莫徐徐。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鉴赏

这首《边雁》由明末清初诗人陈恭尹所作,描绘了边疆大雁的生活状态与情感世界。诗中以雁为喻,寓含深沉的情感与哲理。

首句“南北家何在”,开篇即以雁的迁徙引出对家国的追寻与失落之感。雁群在广阔的天地间飞翔,却不知最终的归宿在哪里,隐喻着诗人对理想家园的渴望与迷茫。

“其生无定居”进一步强调雁的生活状态,它们在迁徙中寻找栖息之所,却始终没有固定的安身之地,象征着人生的漂泊不定与无常。

“避人犹有弋,寄汉已无书”则揭示了雁在迁徙途中的危险与孤独。它们虽能躲避猎人的追捕,但与人类社会的交流却已断绝,如同与故乡隔绝,表达了诗人对社会变迁与人情冷暖的感慨。

“沙碛将难久,江湖迥自如”描绘了雁在沙漠与江湖之间的迁徙,既展现了自然环境的严酷,也暗示了人生旅途的艰难与自由并存。雁在沙漠中难以长久停留,而在江湖之间则显得更加自在,或许暗喻着诗人对于自由与束缚的思考。

“岁寒天路永,归翮莫徐徐”最后两句,以岁寒时节的长路比喻人生的漫长旅程,提醒雁(亦是诗人自己)在归途中切勿迟缓,应勇往直前。岁寒天路永,寓意着无论外界环境如何严酷,都应坚守信念,勇往直前,表达了诗人坚韧不拔的精神追求。

整首诗通过边雁的形象,深刻地反映了诗人对生命、自由、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思考,以及对人生旅途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1900)

陈恭尹(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号半峰,晚号独漉子,又号罗浮布衣,汉族。著名抗清志士陈邦彦之子。清初诗人,与屈大均、梁佩兰同称岭南三大家。又工书法,时称清初广东第一隶书高手。有《独漉堂全集》,诗文各15卷,词1卷

  • 字:元孝
  • 籍贯:广东顺德县(今佛山顺德区)龙山乡
  • 生卒年:1631 ~1700

相关古诗词

边烽

夕烽传顷刻,千里到云端。

气足苍山暝,光添紫塞寒。

万方专视听,一点是平安。

莫取佳人笑,诸侯怒目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边草

何心荣与悴,今古恨无穷。

雪散烧痕上,青归战血中。

天长垂大漠,地远后东风。

独有明妃冢,年年似汉宫。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边尘

人间何处免,北塞独先飞。

似得风云气,全欺日月晖。

曳柴传战法,望锐亦兵机。

差胜京华客,终年化素衣。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修先墓作六首(其一)

白头良已矣,子职竟茫然。

负此一抔土,于今四十年。

恤忠馀往典,纪事有新编。

寂寞松楸下,丰碑谁为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