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夏之交风雨弥旬耳目所触即事十绝(其八)

下帘读易有深功,一炷清香过日中。

赤帝元来协青帝,南风初至似东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翻译

放下帘子静静阅读,能带来深厚的学问。
一缕香烟袅袅升起,直到中午时光。

注释

下帘:放下窗帘。
读易:阅读易经(古代经典之一)。
深功:深厚的学问或成就。
一炷:一支。
清香:淡淡的香气。
过日中:直到中午时分。
赤帝:中国古代神话中的火神。
协:合作,协调。
青帝:青色的天帝,象征春天或农业。
南风:夏季的东南风。
似:像。
东风:春季的东风。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汪莘的作品,名为《春夏之交风雨弥旬耳目所触即事十绝(其八)》。诗中的意境和用词都极富有特色。

"下帘读易有深功,一炷清香过日中。"

这两句描绘了一个隐逸读书的场景,诗人在室内拉下窗帘,沉浸于《易经》的研读之中。这里的“深功”指的是对《易经》深刻理解和精通的修养。而“一炷清香过日中”,则是在这个静谧的空间里,一根香熏烧至中午,时间流逝得如此平静。

"赤帝元来协青帝,南风初至似东风。"

这两句诗则融入了神话色彩和自然景象的描写。“赤帝”与“青帝”源自中国古代的五行学说,这里指的是火与木相生的宇宙节奏。而“南风初至似东风”,则是对春末夏初之际,气候变化的一个精妙表达。南风通常温暖湿润,但这里却带有一丝清新,如同东风一般。

整首诗通过室内读书和自然景象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在春夏交替时节中的感受和内心世界。这种结合古籍研习与对自然美感的体验,是中国古代文人常见的情操表现,也是这首诗给人的深刻印象所在。

收录诗词(289)

汪莘(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布衣。隐居黄山,研究《周易》,旁及释、老。宋宁宗嘉定年间,他曾三次上书朝廷,陈述天变、人事、民穷、吏污等弊病,以及行师布阵的方法,没有得到答复。徐谊知建康时,想把他作为遁世隐士向朝廷荐举,但未能成功。晚年筑室柳溪,自号方壶居士,与朱熹友善。   作品有《方壶存稿》 9卷,有明汪璨等刻本;又有《方壶集》4卷,有清雍正九年(1731)刻本

  • 字:叔耕
  • 号:柳塘
  • 籍贯:休宁(今属安徽)
  • 生卒年:1155~1227

相关古诗词

春夏之交风雨弥旬耳目所触即事十绝(其九)

槐叶风清莺哺子,麦苗露湿雉寻媒。

道人不出方壶境,坐见天时去又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春夏之交风雨弥旬耳目所触即事十绝(其四)

野水平桥细浪生,柴门草长断人行。

园林霁后春如在,燕雀鸣时夏正清。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春夏之交风雨弥旬耳目所触即事十绝(其十)

檐前花放不忍折,庭下草深仍懒锄。

苦雨晴时春已尽,可怜新月挂清虚。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

春夏之交风雨弥旬耳目所触即事十绝(其五)

即日南风清且微,北窗心静见天机。

林莺母子声相应,野蝶雌雄性共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