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中吟(其二)

闲中气味真,真处是天民。

富有林泉乐,清无市井尘。

烂游千圣奥,醉拥万花春。

莫作伤心事,伤心愁杀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在闲暇时光中品味出的真实,这种真实就是天性中的百姓。
享受着山林泉石的乐趣,清静远离城市的喧嚣尘埃。
尽情探索历代圣贤的深奥智慧,沉醉于百花盛开的春天。
不要去做那些令人心痛的事情,因为它们会让人陷入深深的悲伤。

注释

闲中:在闲暇时。
气味:感受或体验。
真:真实。
天民:天性中的百姓。
富有:拥有。
林泉乐:山林泉石的乐趣。
清无:清静没有。
市井尘:城市喧嚣。
烂游:尽情探索。
千圣奥:历代圣贤的深奥智慧。
万花春:百花盛开的春天。
莫作:不要做。
伤心事:令人心痛的事情。
愁杀人:使人极度悲伤。

鉴赏

这首诗名为《闲中吟(其二)》,作者是宋代的邵雍。诗中表达了诗人对闲暇生活的深深感悟。首句“闲中气味真”,揭示了在悠闲时光中,诗人体验到了最纯粹的生活气息。接着,“真处是天民”强调这种闲适状态下的心境,如同回归自然,接近天性的百姓。诗人享受着山林泉石带来的乐趣,远离尘世的喧嚣,体现出他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烂游千圣奥,醉拥万花春”描绘了诗人沉浸在经典学问的海洋中,如同畅游在知识的宝库,同时又沉醉于大自然的春光之中,生活充满了诗意和哲理。最后两句“莫作伤心事,伤心愁杀人”,劝诫人们不要去做那些会引起伤感的事情,因为过度的忧愁会伤害人的心灵。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闲逸生活为背景,寓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出诗人淡泊名利、追求内心的宁静与和谐的人生态度。

收录诗词(1553)

邵雍(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 字:尧夫
  • 生卒年:1011年—1077年

相关古诗词

闲行吟(其二)

投吴走越觅青天,殊不知天在眼前。

开眼见时犹有病,举头寻处更无缘。

颜渊正在如愚日,孟子方当不动年。

安得功夫游宝肆,爱人珠贝重忧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闲吟四首(其四)

欲有一瓢乐,曾无二顷田。

丹诚未贯日,白发已华颠。

云意寒尤淡,松心老益坚。

年来疏懒甚,时忆旧林泉。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闲吟四首(其三)

居洛八九载,投心唯二三。

相逢各白首,共坐多清谈。

人事已默定,世情曾久谙。

酒行勿相逼,徐得奉醺酣。

形式: 古风 押[覃]韵

闲吟四首(其二)

予年四十七,已甫知命路。

岂意天不绝,生男始为父。

且免散琴书,敢望大门户。

万事尽如此,何用过忧惧。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