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春秋七帙,江湖万里。老子阅人多矣。
两朝名胜一囊诗,道浑似、当时袁李。
红尘陌上,白云堆里。扰扰浮生行止。
我非燕颔虎头人,但诗圣、酒狂而已。
这首元代许有壬的《鹊桥仙·赠相师周可山》是一首表达对友人周可山的赞赏与自我感慨的词作。词中以“春秋七帙,江湖万里”开篇,描绘了周可山阅尽世事沧桑,经历丰富的人生旅程,暗示他学识广博,如同古代的名士袁、李一般。接着,“两朝名胜一囊诗”进一步赞美他的才情,说他的诗才横溢,足以与两朝名胜相媲美。
“红尘陌上,白云堆里”形象地描绘了世间的纷扰与超脱,表达了对浮生如梦的感叹。词人自谦并非能建功立业之人,只是个“诗圣、酒狂”,醉心于诗歌和饮酒,流露出一种淡泊名利、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态度。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赞颂友人的才情和人生态度为主线,同时也透露出词人自己的心境,展现出元代文人士大夫的儒雅风范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不详
延祐二年(1315)进士及第,授同知辽州事。后来官中书左司员外郎时,京城外发生饥荒,他从"民,本也"的思想出发,主张放赈(chen四声)救济。河南农民军起,他建议备御之策十五件。又任集贤大学士,不久改枢密副使,又拜中书左丞。他看到元朝将士贪掠人口玉帛而无斗志,就主张对起义农民实行招降政策
九陌千门新雨后。细染浓薰,满目春如绣。
恰信东君神妙手。一宵绿遍官桥柳。
楼下兰舟楼上酒。沙暖苹香,浑似来时候。
说与可人知信否。伤春更比悲秋瘦。
一片白云迷楚岫。风卷青秧,迤逦波纹皱。
马上谁敲诗未就。回头不觉双山堠。
渔父樵翁常邂逅。问我何求,无事空奔走。
我固苍黄惭二叟。少年有志还知否。
万象森森天漠漠。吹彻残更,声咽梅花角。
窗外月明无处着。暗萤沾露随风落。
梦里诗成浑忘却。起傍屏山,凉透纱幮薄。
静里悠然心自乐。蓬山不用乘黄鹤。
老子行年过耳顺。蓬鬓萧疏,人道犹风韵。
领略风光元有分。赏心又喜烧灯近。
薄雪初消寒欲尽。词馆多闲,时得陪英俊。
莫讶连朝为酒困。东君已是传花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