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州李使君没后十一日处州新命始到后见归妓感而成诗

缙云新命诏初行,才是孤魂寿器成。

黄壤不知新雨露,粉书空换旧铭旌。

巨卿哭处云空断,阿骛归来月正明。

多少四年遗爱事,乡闾生子李为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缙云地区的新命令刚刚发布,此时恰好是为孤独的灵魂准备的葬礼器具完成。
埋在黄土中的亡灵不会知晓新的恩惠,空白的墓志铭也无法替代旧时的荣耀标记。
在友人巨卿痛哭的地方,天空仿佛被撕裂;而当阿骛归来时,月亮正明亮照耀。
那些过去的四年里留下的深深爱意,乡亲们以给孩子取名为'李'来纪念。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牧的作品,体现了诗人对故人李使君的怀念和对时事变迁的感慨。首句“缙云新命诏初行”表明新来的命令已经开始执行,而“才是孤魂寿器成”则暗示着某种期待或等待已经完成,但可能并非作者所愿。"黄壤不知新雨露,粉书空换旧铭旌"两句,通过对自然界的描写,表现出诗人对于变迁无常的历史和命运的无奈。

“巨卿哭处云空断”中的“巨卿”指的是古代贤良的隐士,这里可能是用以比喻李使君的去世。而"阿骛归来月正明"则是一种对逝去之人的思念,希望他们能够回来,但这只能是一种美好的愿望。

最后两句“多少四年遗爱事,乡闾生子李为名”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故人名字中所承载的情感和记忆。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以及对逝者和历史变迁的回忆,展现了作者深沉的哀思和复杂的情感世界。这是一首典型的悼念之作,以细腻的心情和优美的笔触,表达了诗人对于友人的不舍昼夜。

收录诗词(492)

杜牧(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唐代诗人。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 字:牧之
  • 号:樊川居士
  • 籍贯: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
  • 生卒年:公元803-约852年

相关古诗词

池州春送前进士蒯希逸

芳草复芳草,断肠还断肠。

自然堪下泪,何必更残阳。

楚岸千万里,燕鸿三两行。

有家归不得,况举别君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自宣城赴官上京

潇洒江湖十过秋,酒杯无日不迟留。

谢公城畔溪惊梦,苏小门前柳拂头。

千里云山何处好,几人襟韵一生休。

尘冠挂却知闲事,终拟蹉跎访旧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自贻

杜陵萧次君,迁少去官频。

寂寞怜吾道,依稀似古人。

饰心无彩缋,到骨是风尘。

自嫌如匹素,刀尺不由身。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西山草堂

何处人事少,西峰旧草堂。

晒书秋日晚,洗药石泉香。

后岭有微雨,北窗生晓凉。

徒劳问归路,峰叠绕家乡。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