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贻

杜陵萧次君,迁少去官频。

寂寞怜吾道,依稀似古人。

饰心无彩缋,到骨是风尘。

自嫌如匹素,刀尺不由身。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淡泊,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来表达自己超然物外的情怀。

“杜陵萧次君”一句,点出了诗人居住的地方是杜陵,而且以“萧次”形容其风貌,这里的“君”字有尊贵之意,暗示诗人对自己的境遇有一种超脱的态度。接着“迁少去官频”,则透露了诗人仕途多变,不得志于朝廷的遭遇。

“寂寞怜吾道,依稀似古人”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清贫独处的生活状态有所感慨,同时又感到一种与古代高士相似的超脱之情。这里的“寂寞”指的是清净寂寥的生活,“怜吾道”则是同情自己的道路,“依稀似古人”则表明诗人自视为古代高洁人士的继承。

“饰心无彩缋,到骨是风尘”两句,更深入地描绘了诗人的内心世界。这里的“饰心”指的是装饰内心,“无彩缋”则表示不愿意用世俗的华丽来装点自己的内心;而“到骨是风尘”则形容诗人对自然的深切体悟,到了骨髓之中都是大自然的气息。

最后两句“自嫌如匹素,刀尺不由身”,表达了诗人对于自身才华与世俗评价之间的落差感。这里的“自嫌”是自我批评,“如匹素”则形容自己像一块未经裁剪的布,意味着自己的才能尚未得到施展;而“刀尺不由身”则表明诗人对于外界对自己的评价并不放在心上。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怀的描写,表现了诗人超脱世俗、淡泊名利的情感态度。

收录诗词(492)

杜牧(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唐代诗人。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 字:牧之
  • 号:樊川居士
  • 籍贯: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
  • 生卒年:公元803-约852年

相关古诗词

西山草堂

何处人事少,西峰旧草堂。

晒书秋日晚,洗药石泉香。

后岭有微雨,北窗生晓凉。

徒劳问归路,峰叠绕家乡。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西江怀古

上吞巴汉控潇湘,怒似连山静镜光。

魏帝缝囊真戏剧,苻坚投棰更荒唐。

千秋钓舸歌明月,万里沙鸥弄夕阳。

范蠡清尘何寂寞,好风唯属往来商。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齐安郡晚秋

柳岸风来影渐疏,使君家似野人居。

云容水态还堪赏,啸志歌怀亦自如。

雨暗残灯棋散后,酒醒孤枕雁来初。

可怜赤壁争雄渡,唯有蓑翁坐钓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初上船留寄

烟水本好尚,亲交何惨悽。

况为珠履客,即泊锦帆堤。

沙雁同船去,田鸦绕岸啼。

此时还有味,必卧日从西。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