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淡泊,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来表达自己超然物外的情怀。
“杜陵萧次君”一句,点出了诗人居住的地方是杜陵,而且以“萧次”形容其风貌,这里的“君”字有尊贵之意,暗示诗人对自己的境遇有一种超脱的态度。接着“迁少去官频”,则透露了诗人仕途多变,不得志于朝廷的遭遇。
“寂寞怜吾道,依稀似古人”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清贫独处的生活状态有所感慨,同时又感到一种与古代高士相似的超脱之情。这里的“寂寞”指的是清净寂寥的生活,“怜吾道”则是同情自己的道路,“依稀似古人”则表明诗人自视为古代高洁人士的继承。
“饰心无彩缋,到骨是风尘”两句,更深入地描绘了诗人的内心世界。这里的“饰心”指的是装饰内心,“无彩缋”则表示不愿意用世俗的华丽来装点自己的内心;而“到骨是风尘”则形容诗人对自然的深切体悟,到了骨髓之中都是大自然的气息。
最后两句“自嫌如匹素,刀尺不由身”,表达了诗人对于自身才华与世俗评价之间的落差感。这里的“自嫌”是自我批评,“如匹素”则形容自己像一块未经裁剪的布,意味着自己的才能尚未得到施展;而“刀尺不由身”则表明诗人对于外界对自己的评价并不放在心上。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怀的描写,表现了诗人超脱世俗、淡泊名利的情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