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寺

唐殿弛栋梁,空庭长荆棘。

坳堂客水腥,坏碣苔藓积。

经营东晋始,远近千岁逼。

兴废纷可悲,徘徊意不怿。

尚馀土木巧,未露斤斧迹。

使鬼固已劳,斯民忍终役。

悠悠竞颓波,扰扰非一国。

台城更荒唐,万古共悽恻。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历经沧桑的古寺,通过描述其破败的景象,传达出一种历史变迁与时间流逝的深刻感慨。

首句“唐殿弛栋梁,空庭长荆棘。”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古寺的荒凉景象,昔日辉煌的殿堂如今只剩下断壁残垣,空旷的庭院里长满了荆棘,暗示了寺庙的衰败与荒废。

接着,“坳堂客水腥,坏碣苔藓积。”进一步描绘了古寺的环境,积水在低洼处散发出腥味,破损的石碑上覆盖着厚厚的青苔,这些细节生动地展现了古寺的荒凉与时间的痕迹。

“经营东晋始,远近千岁逼。”指出这座古寺的历史悠久,从东晋时期开始建造,至今已有近千年,时间的长河见证了它的兴衰。

“兴废纷可悲,徘徊意不怿。”表达了诗人对古寺兴衰变迁的感慨,既有对过去辉煌的怀念,也有对当前荒凉景象的惋惜。

“尚馀土木巧,未露斤斧迹。”赞美了古寺建筑的精巧,即使在荒废之后,仍能感受到当初工匠们的智慧与技艺。

“使鬼固已劳,斯民忍终役。”表达了对古寺维护与重建的困难与艰辛的思考,无论是自然的力量还是人力的投入,都显得异常艰巨。

“悠悠竞颓波,扰扰非一国。”将古寺的荒废与整个社会的变迁联系起来,暗示了历史的洪流中,无数事物都在经历着兴衰更替。

最后,“台城更荒唐,万古共悽恻。”以台城为例,强调了古寺荒废现象的普遍性,以及这种现象所引发的深沉哀愁,提醒人们珍惜历史文化遗产,反思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得失。

整首诗通过对古寺的描绘,不仅展现了历史的沧桑与时间的无情,也蕴含了对人类文明发展、社会变迁的深刻思考,以及对文化遗产保护的呼吁。

收录诗词(1702)

刘敞(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经学家、散文家。一作原甫,临江新喻荻斜(今属江西樟树)。庆历六年与弟刘攽同科进士,以大理评事通判蔡州,后官至集贤院学士。与梅尧臣、欧阳修交往较多。为人耿直,立朝敢言,为政有绩,出使有功。学识渊博,欧阳修说他“自六经百氏古今传记,下至天文、地理、卜医、数术、浮图、老庄之说,无所不通;其为文章尤敏赡”,与弟刘攽合称为北宋二刘,著有《公是集》

  • 字:原父
  • 生卒年:1019—1068

相关古诗词

书候潮亭

沧江浸长空,天使限南北。

繁阴属暮岁,波浪无时息。

烈风何轰豗,深木腾霹雳。

远吹湖中白,来蔽江南碧。

巉岩千峰玉,变化不可测。

恐是时向晚,鬼神任胸臆。

烛龙衔长耀,来集昆岭侧。

又疑吴王兵,如荼压上国。

勇气吞中原,晶光洞江北。

久望生悸慄,嗟我问津客。

横流岂难制,路险未可得。

吾道固当然,滔滔欲谁易。

形式: 古风

徐安抚

伏波喜功名,南伐终不返。

死馀薏苡谤,生恨鹪鸟晚。

干戈非一方,智勇易谋显。

富贵谁不然,枯荣子何反。

冥冥炎州隔,杳杳天道远。

荆楚犹古风,招魂动哀挽。

从人除忧谤,不得志者罕。

形式: 古风

石首县

丛石浮水中,峻堤缺复连。

往往为深潭,波流自回环。

秋山未摇落,碧树皆参天。

仰观积水痕,仍在高树巅。

里人半巢居,出入随乌鸢。

令尹亦菜色,市楼寂无烟。

皇天不纯命,百姓何震愆。

苦云耕织废,租税尚未蠲。

赤子向漂荡,所存皆偶然。

虽知负官输,未忍更弃捐。

奈何唐尧世,复见昏垫年。

何以救汝饥,朝廷急忧边。

形式: 古风

召诸弟博饮

今日寒颇甚,淮南似京土。

江风既落木,山雪亦带雨。

幽居自无聊,病卧亦寡侣。

壮心顾牢落,出门孔多阻。

古人戏枭卢,志气本尚武。

胜来在快意,百万不足数。

恨无酒如渑,杯盂空屡举。

开颜强隐几,岂必叹贫窭。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