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辰十二月车驾东狩后即事五首(其一)

翠被匆匆见执鞭,戴盆郁郁梦瞻天。

只知河朔归铜马,又说台城堕纸鸢。

血肉正应皇极数,衣冠不及广明年。

何时真得携家去,万里秋风一钓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是元好问在金末元初时期创作的《壬辰十二月车驾东狩后即事五首》中的第一首。诗中描绘了作者对时局的感慨与忧虑。

首句“翠被匆匆见执鞭”,以“翠被”象征富贵荣华,而“匆匆”和“执鞭”则暗示了权力更迭的匆忙与残酷。接着,“戴盆郁郁梦瞻天”一句,通过“戴盆”(低矮的盆)与“瞻天”(仰望天空)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压抑与对自由的向往。

“只知河朔归铜马,又说台城堕纸鸢。”这两句运用了历史典故,以“河朔”、“铜马”、“台城”、“纸鸢”等意象,反映了作者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现实政治局势的忧虑。

“血肉正应皇极数,衣冠不及广明年。”这里,“血肉”与“皇极数”相对,“衣冠”与“广明年”相对,表达了作者对政权更替的无奈与对未来的悲观。

最后,“何时真得携家去,万里秋风一钓船。”诗人渴望远离尘嚣,寻找一片宁静之地,过着隐逸的生活,表达了对自由和平静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个人命运与时代变迁的反思,展现了作者复杂的情感世界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收录诗词(853)

元好问(金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壬辰十二月车驾东狩后即事五首(其三)

郁郁围城度两年,愁肠饥火日相煎。

焦头无客知移突,曳足何人与共船。

白骨又多兵死鬼,青山元有地行仙。

西南三月音书绝,落日孤云望眼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壬辰十二月车驾东狩后即事五首(其五)

五云宫阙露盘秋,银汉无声桂树稠。

复道渐看连上苑,戈船仍拟下扬州。

曲中青冢传新怨,梦里华胥失旧游。

去去江南庾开府,凤凰楼畔莫回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癸巳四月二十九日出京

塞外初捐宴赐金,当时南牧已骎骎。

只知灞上真儿戏,谁谓神州竟陆沈。

华表鹤来应有语,铜盘人去亦何心。

兴亡谁识天公意?留著青城阅古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喜李彦深过聊城

围城十月鬼为邻,异县相逢白发新。

恨我不如南去雁,羡君独是北归人。

言诗匡鼎功名薄,去国虞翻骨相屯。

老眼天公只如此,穷途无用说悲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