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道中同行而追随不可及闻先在海州

紫芝眉宇不可见,一叶小舟如掣电。

青山云外半出没,白鸟溪边空绚练。

朝行苍莽带残月,暮宿萧条闻落霰。

岂无斗酒为君倾,起望苍波隔长堰。

形式: 古风 押[霰]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充满动态与静谧并存的山水画卷。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流动的山水图景,通过“紫芝眉宇”、“一叶小舟”、“青山云外”、“白鸟溪边”等意象,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宁静之美。

首句“紫芝眉宇不可见”,以“紫芝”象征高洁之士,暗示了诗人的理想追求与向往。接着,“一叶小舟如掣电”,运用比喻手法,将小舟比作闪电,生动地描绘了舟行之快,也隐含了诗人对自由与速度的渴望。

“青山云外半出没,白鸟溪边空绚练”,这两句进一步扩展了画面的广度与深度,青山与白云交织,白鸟在溪边飞翔,构成了一幅动静结合、色彩丰富的山水图。这里的“空绚练”可能是指水面的波光粼粼,或是白鸟翅膀的光泽,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感。

“朝行苍莽带残月,暮宿萧条闻落霰”,描述了诗人清晨出发时月色未尽,夜晚归宿时雪霰飘落的情景,体现了旅途的艰辛与孤独,同时也蕴含着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感受。

最后,“岂无斗酒为君倾,起望苍波隔长堰”,表达了诗人即使在旅途中,也希望能与友人共享美酒,畅谈心事的愿望。这里的“长堰”可能指远处的山岭或河流,与“苍波”相呼应,再次强调了旅途的辽阔与遥远。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向往,以及对友情的珍视与期待,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收录诗词(860)

孔平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政和元年(1111)病卒,终年六十八岁。《清江三孔集》四十卷中,平仲占21卷

  • 字:毅父
  • 籍贯:今峡江县罗田镇西江村
  • 生卒年:1044

相关古诗词

日出

仲冬十一月,我行赴高密。

路出东海上,晨起骇初日。

腾腾若车轮,只向平地出。

较于昔所见,得此十之七。

蟾蜍尚弄影,皎皎横参毕。

辉光一迸散,夜气扫若失。

扶桑想可到,俗虑苦难讫。

壮观曾未厌,侧叹流景疾。

形式: 古风

梦锡惠墨答以蜀茶

墨者色自黑,黑者墨之宜。

所以陈玄号,闻之于退之。

近世工颇拙,所巧惟见欺。

摹成古鼎篆,团作革靴皮。

挥毫自惨淡,色比突中煤。

谁最畜佳品,郑君真好奇。

赠我以所贵,有不让金犀。

坚如雷公石,端若大禹圭。

研磨出深黝,落纸光陆离。

较之囊中旧,相去乃云泥。

辱君此赐固已厚,何以报之乏琼玖。

不如投君以嗜好,君性嗜茶人罕有。

建溪龙凤想厌多,越上枪旗不禁久。

我收蜀茗亦可饮,得我峨眉高太守。

人情或以少为珍,心若喜之当适口。

更怜此物来处远,三峡惊波如电卷。

江湖重覆千万里,淮海浩荡涟漪浅。

舍舟登陆尚相随,今以答君非不腆。

开缄碾泼试一尝,尤称君家铜叶盏。

形式: 古风

夜聚杨节之秘校廨宇

云乱海天低,风吹马耳破。

黄昏访主人,同向幽斋坐。

谈资绿酒长,欢敌红裙座。

倒载夜深归,雪花如掌大。

形式: 古风 押[个]韵

止谒先圣庙者

高密古名城,其地近阙里。

弦歌声相闻,往往重夫子。

学官虽荒凉,庙貌颇严伟。

上元施灯烛,下俗奠醪醴。

高焚百和香,竞爇黄金纸。

所求乃福祥,此事最鄙俚。

朝廷谨庠序,五路兹焉始。

建宫以主之,不肖实当此。

浇敝皆扫除,安可循旧轨。

丁宁戒阍人,来者悉禁止。

尝闻之鲁论,丘之祷久矣。

生也既无求,殁岂享淫祀。

夜亭甚清虚,古柏自风起。

悦之以其道,吾祖当亦喜。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