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上二首(其二)

书自江边使,乡邻病饿稠。

何言万里客,更作百身忧。

补败今谁恤,趋生我自羞。

西南双病眼,落日倚扁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书信从江边传来使者,乡亲们疾病饥饿情况严重。
怎能说我是远行万里的客人,还要为他们的百般忧虑而心痛。
如今谁来救济那些困顿的人,我为自己能求生而感到羞愧。
我这双饱受病痛的眼睛,夕阳下只能依靠一叶扁舟。

注释

书:书信。
自:来自。
江边:江畔。
使:使者。
乡邻:乡亲邻居。
病饿稠:疾病和饥饿普遍。
何言:哪里还说。
万里客:远行的旅人。
更作:更增添。
百身忧:百倍的忧虑。
补败:救济困顿。
恤:体恤。
趋生:求生。
我自羞:我为自己感到羞愧。
西南:指诗人所在的方向。
双病眼:双目患病。
落日:夕阳。
扁舟:小船。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家乡疾病与饥饿的忧虑,以及个人的无力感。开篇"书自江边使,乡邻病饿稠",通过书信了解到家乡的困境,乡亲们或因病痛苦,或因饥荒而生活艰难。接下来的"何言万里客,更作百身忧"表达了诗人作为远方游子,对于家乡的担忧更加深重,每每想到这些,都让他感受到百倍的忧虑。

中间两句"补败今谁恤,趋生我自羞"则流露出诗人对现实的无奈和自责之情。"补败"指的是弥补损失或失败,但如今却无力回天,这让诗人感到深深的自责和羞愧。

最后两句"西南双病眼,落日倚扁舟"则是对景物的描写,通过"西南双病眼"可能暗示了诗人的视力不佳,或许是因忧虑过度而影响了身体健康。而"落日倚扁舟"则是在描绘一幅宁静的画面:夕阳的余晖照在简陋的小船上,显得分外温馨,也可能暗示着诗人目前所处的艰难环境和内心的孤独感。

收录诗词(1765)

王安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 字:介甫
  • 号:半山
  • 生卒年: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相关古诗词

江上二首(其一)

潮连风浩荡,沙引客淹留。

落日更清坐,空江无近舟。

共看蒹苇宅,聊即稻粱谋。

未敢嗟艰食,凶年半九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江亭晚眺

日下崦嵫外,秋生沆砀閒。

清江无限好,白鸟不胜闲。

雨过云收岭,天空月上湾。

归鞍侵调角,回首六朝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江南

江南春起柂,秋至尚波涛。

问舍才能定,呼舟已复操。

行歌付浩荡,归梦得萧骚。

冉冉欲何补,纷纷为此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豪]韵

汤泉

寒泉诗所咏,独此沸如烝。

一气无冬夏,诸阳自废兴。

人游不附火,虫出亦疑冰。

更忆骊山下,歊然雪满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