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禅宗僧人释慧远所作的《颂古四十五首》中的第十二首。它以独特的禅宗视角探讨了对事物本质的认识和洞察。首句“尊位如何,澄潭影里探秋波”,形象地比喻修行者试图透过表面现象深入理解真理,如同在清澈的潭水中探寻秋水的深邃。接下来,“日面月面,铁眼铜睛安可辨”,暗示了事物的表象复杂多变,难以仅凭肉眼或常规认知来分辨。
诗人进一步通过“一声霹雳兮雾罩长空,千眼顿开兮云收岳面”的描绘,象征着顿悟的瞬间,如同雷声穿透迷雾,展现出清晰的视野。最后两句“还见马师么?病在膏肓,切须忌口”,则借用了佛教典故,马师是指唐代高僧马祖,此处暗指修行者如果陷入病态的执着,必须戒除妄念,避免走入歧途。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丰富,富有哲理,体现了禅宗强调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思想,鼓励修行者通过内省和智慧洞察生活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