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古四十五首(其三)

十万众前无出路,冬瓜印子印何人。

迦叶只因曾冷笑,至今陷在涅槃城。

形式: 偈颂

翻译

面对十万大军前路断绝,谁又能留下冬瓜般的印记。
迦叶曾因轻蔑一笑,如今却深陷涅槃之城。

注释

十万众:形容数量众多的人。
出路:离开或前进的道路。
冬瓜印子:比喻极不显眼或无关紧要的事物。
何人:指代不明的人。
迦叶:佛教中的著名人物,这里可能象征着某个人物。
冷笑:轻蔑的笑,表示不屑或嘲笑。
至今:到现在。
涅槃城:佛教中指解脱生死、达到不生不灭境界的地方,也可象征困境。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慧远所作的《颂古四十五首》中的第三首。它以简洁的语言和象征性的意象,表达了深刻的哲理。

首先,"十万众前无出路"描绘了一种困境,仿佛十万大军面临绝境,找不到前进的道路,暗喻人生或心灵上的迷茫和困顿。这里的"十万众"可以理解为众多的烦恼、困惑或者人群。

"冬瓜印子印何人"则运用了比喻,冬瓜本无印痕,但此处暗示着某种印记或痕迹,可能是佛法的印记,也可能是某种智慧的烙印,但无人能解其含义,反映出寻求解脱的艰难。

"迦叶只因曾冷笑"提及的是佛教故事中的迦叶尊者,他因对佛陀拈花一笑而领悟佛法,这里借迦叶的冷笑,表达出只有通过深刻的洞察和理解,才能突破困境,获得解脱。

最后,"至今陷在涅槃城"以涅槃城象征最终的解脱境界,指出即使迦叶已经悟道,但他的智慧仍然被束缚在涅槃这个看似解脱实则永恒的境地,寓意着真正的解脱并非轻易可得,需要深入体悟。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性强,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历史典故,传达了禅宗关于顿悟与解脱的深刻见解。

收录诗词(312)

释慧远(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青原下八世,双泉郁禅师法嗣。住鼎州(今湖南常德)德山。事见《五灯会元》卷一五。今录诗二首

相关古诗词

颂古四十五首(其十五)

去若丘山重,来如一羽轻。

去来无别路,倾盖白头新。

形式: 偈颂

颂古四十五首(其三十九)

因我得礼汝,乾坤粟粒许。

若要除三害,无过问周处。

形式: 偈颂 押[语]韵

颂古四十五首(其十四)

短帽轻衫宫样窄,舞遍胡笳十八拍。

曲罢酒阑犹未归,归来月色和云白。

形式: 偈颂 押[陌]韵

颂古四十五首(其十三)

抟风展翅拿沧海,直取龙吞也大奇。

八臂那吒拦得住,和声扑碎五须弥。

风前截断,句后全提。

高出祖师三要印,不落云门第一机。噫!卢陂卢陂。

形式: 偈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