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和胡右丞视学

士有幸不幸,所逢皆一时。

道隆学自正,文敝俗亦衰。

匪惟古今异,况复好恶随。

观诗不观政,争议毓与基。

穷经不穷法,区区论桓僖。

必得大匠诲,然后圆中规。

譬欲考躔度,亦先由浑仪。

所以君子教,众材无弃遗。

公来镇西州,为民张四维。

且曰化未孚,执咎归之谁。

醇醲造礼义,偷薄生夸毗。

予其本庠序,动以经为师。

善道易牖进,应和如埙篪。

自此石室生,处躬无匪彝。

勤诚戒挑达,美颂赞缉熙。

屡闻讲鼓集,不见儒冠攲。

远或千里至,箧笥相携持。

公堂坐无地,布满东西垂。

学殖务栽培,心茅悉芟夷。

前瞻数仞墙,竞欲趋公扉。

谓公富经术,执卷将问逵。

诵公勤学篇,华柔鄙玄晖。

杏坛乘春风,一日千万枝。

昔公长乌台,奏囊成殿帷。

药石尽晦密,世人罕闻知。

今公倡儒教,群情革其非。

道胜逢大壮,文明契重离。

继有巨篇作,拜贶如受龟。

咸韶奏清庙,音中爽与蕤。

琳琅聚宝肆,亘夜腾晶辉。

蛙鼓畏不鸣,鼠璞羞路岐。

信矣蜀政美,声闻已四驰。

海宇翘首望,天高终听卑。

行闻十行诏,匪朝促公归。

虽欲在泮饮,盛事安可期。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再和胡右丞视学》是宋代诗人吕陶的作品,通过诗中的内容,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教育的重视以及对胡右丞推行儒教、倡导学术氛围的赞赏。

诗中首先提到“士有幸不幸,所逢皆一时”,表达了人才的机遇与时代背景的关系,强调了遇到明君贤臣对于个人成长的重要性。接着,“道隆学自正,文敝俗亦衰”指出道德风尚的提升能促进学问的正轨发展,而社会风气的败坏则会导致文化水平的下降。

“匪惟古今异,况复好恶随”则强调了时代变迁与个人喜好对文化发展的影响,指出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特征和审美取向各有不同。接下来,“观诗不观政,争议毓与基”表明了诗人认为文学作品的价值不应仅局限于政治层面,而是更应关注其对道德修养和文化根基的培养作用。

“穷经不穷法,区区论桓僖”则表达了对深入研究经典而不拘泥于陈规陋习的态度,强调了创新与传承并重的重要性。“必得大匠诲,然后圆中规”比喻学习需要良师指导,才能达到理想境界,如同天文观测需要借助浑仪一样精确。

“所以君子教,众材无弃遗”体现了诗人对教育公平和全面发展的理念,认为教育应当包容各种才能,不偏废任何一方。接着,诗人赞扬胡右丞来到西州后,不仅镇守一方,还致力于教育,强调了其对地方文化的贡献。

“公来镇西州,为民张四维”描述了胡右丞的到来为当地带来了稳定与繁荣,同时“且曰化未孚,执咎归之谁”则暗示了在推行新政策时可能遇到的挑战与质疑。

“醇醲造礼义,偷薄生夸毗”批评了当时社会中礼仪缺失、浮夸虚伪的现象,而“予其本庠序,动以经为师”则表明胡右丞通过恢复学校教育,以经典为教学内容,旨在纠正社会风气。

“善道易牖进,应和如埙篪”形容了教育的影响力如同音乐般和谐,能够深入人心,促进社会的和谐与进步。接下来,“自此石室生,处躬无匪彝”表达了教育成果的显著,使得人们在道德修养上有了显著提升。

“勤诚戒挑达,美颂赞缉熙”赞扬了胡右丞的勤奋与诚恳,以及他所倡导的积极向上、避免放纵的生活态度。最后,“屡闻讲鼓集,不见儒冠攲”、“远或千里至,箧笥相携持”、“公堂坐无地,布满东西垂”等诗句描绘了胡右丞推行儒教后,学者云集、学术氛围浓厚的景象。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教育事业的深刻见解和对胡右丞作为教育改革者的高度评价,同时也反映了宋代社会对学术和道德修养的重视。

收录诗词(409)

吕陶(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戏作客从中州来

客从中州来,有旨谪岭外。

道由长沙郡,行李极狼狈。

地主恶迁客,不许宿阛阓。

驰逐使之出,威势如下礌。

我嗟伏蒲君,力小忠謇大。

一言犯雷霆,万里窜江海。

方当困羁旅,复尔招咎悔。

谁为守者谋,义理亦甚昧。

人道异邪正,天时分否泰。

外物慎取舍,中扃权利善。

小人衒迎合,君子耻附会。

如何鄙流放,辄欲登善最。

所持况轻货,安可迁重贿。

恶名被诸身,巨衾不可盖。

羞色睟于面,洪水安能靧。

尝闻贤人生,希阔须异代。

声华无今昔,趣尚一进退。

李唐距圣宋,乃有二徐晦。

形式: 古风

送李镇北归

昔为并晋游,识子十数载。

当时乡曲誉,学行已可爱。

公卿察廉孝,一命果沾霈。

飘然从宦游,万里适剑外。

标操本孤直,锋棱苦磨淬。

研味冰蘖间,规为准绳内。

素节虽有常,往往骇流辈。

违顺既殊途,指此作瑕颣。

好恶贵必察,丁宁昔贤诲。

群言徒尔为,终有公议在。

北归太行道,极顶见嵩岱。

下视丘与阜,岌屹殊琐碎。

洪河天外来,势欲浮大块。

吁嗟众流小,奔走争合汇。

长吟助超轶,壮气增感慨。

善恶忌太明,与夺宜少晦。

此语所系重,非特论进退。

数路盛得人,期君赴亨会。

形式: 古风

勇烈侯庙

唐衰中原乱,贼据西南疆。

号令不出畿,畴能禦彊梁。

杨侯仗直忠,宝剑凌穹苍。

誓将扫妖祲,得以完金汤。

尝胆过勾践,食羹如乐羊。

严颜颈未断,霁云指何伤。

众寡固不敌,岁月亦已长。

孤城屹然峙,锋锐莫可当。

譬如泛巨海,难以一苇航。

天心未厌悔,人意忽苍黄。

百口同穴瘗,悲云惨朝阳。

寰区既澄静,往事极凄凉。

封爵加美谥,幽明知宠章。

近世修旧史,笔削严否藏。

书曰侯死之,一褒踰绣裳。

彭人念侯德,庙食墓之傍。

水旱每致祷,丰年屡仓箱。

父老或有言,夜漏犹未央。

见侯出自庙,凛然坐黄堂。

此理实晦昧,有无何渺茫。

子厚罗池神,海俗专祈禳。

乖崖宛丘殡,醉者取灭亡。

英灵果不泯,犹足威一方。

予尝假州绂,秉笏趋侯墙。

为侯记讳日,一奠岁率常。

出令避侯名,示民以虔庄。

又欲建高碑,始终载其详。

俄以罪戾去,慊然视缣缃。

幸此续大句,安能发幽光。

持以遗彭人,庶几予不忘。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答任师中

石城山下居,草草已经岁。

终日对山吟,何尝问阴霁。

自知有义命,百事安拙计。

每蒙亲朋念,尺书来者继。

岂徒问寒温,亦惑慰穷滞。

惟公见爱心,不逐时情替。

亲迂老匠笔,特枉长吟惠。

良金岂雕刻,文锦自灿丽。

太羹充馁肠,灵药去昏翳。

所得适所怀,拜赐敢不励。

诗骚久寂寞,俗士鲜缉缀。

公常得之深,豪赡有规制。

顷闻湖州祸,文字倦且废。

朝廷极仁恕,风俗当训厉。

终令服宽典,不忍投四裔。

吾侪今唱酬,正可颂治世。

况当导情性,无自取罪戾。

敢于韶濩前,率尔献郑卫。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