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北湖

醒心亭下水涵天,吏部风流三百年。

形式: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游北湖》由唐代诗人罗隐所作,通过“醒心亭下水涵天,吏部风流三百年”这两句,展现了诗人对北湖美景及历史人物的感慨。

“醒心亭下水涵天”,描绘了醒心亭下的湖面,水波与天空相接,形成一幅宁静而深远的画面。这里的“水涵天”不仅指出了湖面的广阔和清澈,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清明,仿佛在这样的自然美景中,心灵得到了洗涤和净化。

“吏部风流三百年”,则将笔触转向历史,赞美了过去吏部官员们的风采与才华,他们以卓越的政绩和高尚的人格影响了整整三个世纪。这里的“风流”不仅仅是指个人的魅力或成就,更包含了对历史人物精神风貌的崇敬与怀念。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过往辉煌时代的追忆,以及对那些为社会进步做出贡献的先贤们的敬仰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北湖的自然美景和对历史人物的颂扬,传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历史文化的深刻思考。它既是对自然之美的赞歌,也是对过往辉煌岁月的缅怀,体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507)

罗隐(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

  • 字:昭谏
  • 籍贯:新城(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
  • 生卒年:833-909

相关古诗词

凤凰台

昔云丹穴凤,翔集高台端。

形式: 押[寒]韵

下第诗

帘卷残阳鸣鸟鹊,花飞何处好楼台。

形式:

句(其一)

曹韩沙嘴团,铜陵出状元。

形式: 押[元]韵

句(其二)

饮水鱼心知冷暖,濯缨人足识炎凉。

形式: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