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除夕的景象,通过对冬末春初自然现象的细腻描写,以及主人公收到友人赠送的双鲤鱼的情境,展现了诗人对于新年的期待与喜悦。
"腊月今知晦,流年此夕除。" 这两句点明时间,腊月即农历十二月,古时以腊月为岁末,诗人在这个时候感受到岁末的氛围,意识到新的一年即将到来。
"拾樵供岁火,帖牖作春书。" 这两句则写出了准备过冬的行为和对新年的憧憬。拾樵,即收集柴火,是为了度过寒冷的冬日;供岁火,可能是指旧时习俗中的年终供奉之火,以示庆祝与祈福。帖牖作春书,则是指在门窗上贴有吉祥文字或画,以迎接新春。
"柳觉东风至,花疑小雪馀。" 这两句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现了冬去春来的季节变迁。柳树开始苏醒,感受到了东风的到来;而花开时,却又像是被小雪打湿一般,这种细腻之处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界微妙变化的观察。
"忽逢双鲤赠,言是上冰鱼。" 最后两句写的是一个意外的惊喜——收到友人送来的双鲤鱼,且被告知这些鱼是从冰面下捕捞而得。这不仅是一份温馨的礼物,也象征着新年的吉祥与丰盛。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景物描写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于新岁到来的喜悦心情,以及对自然界中生命力与美好事物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