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乐城赴永嘉枉路泛白湖寄松阳李少府

西行碍浅石,北转入溪桥。

树色烟轻重,湖光风动摇。

百花乱飞雪,万岭叠青霄。

猿挂临潭筱,鸥迎出浦桡。

惟应赏心客,兹路不言遥。

形式: 排律 押[萧]韵

翻译

向西前行受阻于浅滩石头,于是转向北方步入溪边小桥。
树木在轻雾中时隐时现,湖面泛起波光随风轻轻摇晃。
各色花朵如同纷飞雪花,千百座山岭层层叠叠直入青天。
猿猴挂在面临深潭的细竹上,海鸥迎接我们从河口划来的船桨。
只有那些懂得欣赏美景的人,才会觉得此行路途并不遥远。

注释

西行:向西走,向西方前进。
碍:阻碍,阻挡。
浅石:水边露出水面的石头,浅滩上的石头。
北转:向北转弯,转向北方。
入:进入,步入。
溪桥:溪流上的桥梁,小溪旁的桥。
树色:树木的颜色,林木色彩。
烟:此处指薄雾,轻雾。
轻重:形容雾气时浓时淡,忽明忽暗。
湖光:湖面反射的光线,湖水泛起的波光。
风动摇:被风吹动而微微摆动,随风轻轻摇晃。
百花:各种花,多种花朵。
乱飞雪:形容花朵纷纷扬扬如同飞舞的雪花。
万岭:成千上万座山岭,众多山峰。
叠青霄:一层层堆叠直达青天,形容山岭重重叠叠直插云霄。
猿挂:猿猴倒挂在树枝上。
临潭:面临深潭,靠近深水池塘。
筱:细竹,小竹子。
鸥迎:海鸥迎接,海鸥飞来迎接。
出浦:从河口出来,从江河入海口处。
桡:此处指船桨,划船工具。
惟应:只有应当,只有应该。
赏心客:懂得欣赏,能领略风景之美的游客;有雅兴、有情趣的人。
兹路:此路,这条路。
不言遥:不说远,不会觉得遥远。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行旅中的自然景观和内心感受。开篇“西行碍浅石,北转入溪桥”两句,勾勒出旅行者在山间小道上曲折前行的画面,给人一种探幽寻胜的感觉。“树色烟轻重,湖光风动摇”则描写了景色的迷离与自然之美,其中“树色烟轻重”可能暗示着季节的转换,而“湖光风动摇”则展现了水面上的波光粼粼。

以下两句“百花乱飞雪,万岭叠青霄”,景象更加壮阔。这里的“百花乱飞雪”可能是对春日中花瓣纷飞的生动描绘,而非真正的雪花;“万岭叠青霄”则形容连绵山脉如同重叠的青色天幕,壮丽而又迷离。

接着,“猿挂临潭筱,鸥迎出浦桡”两句,通过对动物行为的描写,增加了诗中生动性。猿猴在树梢间跳跃,而水鸟则在湖面上欢快地飞翔,展现了自然界的活力。

最后,“惟应赏心客,兹路不言遥”表达了诗人对这段旅程的喜悦和满足。即便道路曲折,但对于欣赏这份美景的心灵游客来说,这段路并不显得遥远或是艰辛。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一种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情怀,以及旅行中发现美丽和内心的满足。

收录诗词(18)

张子容(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襄阳人(今属湖北),又名张五。生卒年均不详,约唐玄宗开元十六年前后在世。仕为乐城令,开元中谪为东城尉。又曾官晋陵尉。初,与孟浩然同隐鹿门山,为死生交,诗篇唱答颇多。复值乱离,流寓江表。后竟弃官归旧业以终。子容为诗兴趣高远,为当时文士所称,有诗集传于世

  • 生卒年:712

相关古诗词

赠司勋萧郎中

作相开黄阁,为郎奏赤墀。

君臣道合体,父子贵同时。

国以推贤答,家无内举疑。

凤池真水镜,兰省得华滋。

未睹风流日,先闻新赋诗。

江山清谢朓,花木媚丘迟。

吏部来何暮,王言念在兹。

丹青无不可,霖雨亦相期。

昔我投荒处,孤烟望岛夷。

群鸥终日狎,落叶数年悲。

渔父留歌咏,江妃入兴词。

今将献知己,相感勿吾欺。

形式: 排律 押[支]韵

璧池望秋月

凉夜窥清沼,池空水月秋。

满轮沈玉镜,半魄落银钩。

蟾影摇轻浪,菱花渡浅流。

漏移光渐洁,云敛色偏浮。

似璧悲三献,疑珠怯再投。

能持千里意,来照楚乡愁。

形式: 排律 押[尤]韵

相和歌辞.春江花月夜二首(其一)

林花发岸口,气色动江新。

此夜江中月,流光花上春。

分明石潭里,宜照浣纱人。

形式: 乐府曲辞 押[真]韵

相和歌辞.春江花月夜二首(其二)

交甫怜瑶佩,仙妃难重期。

沈沈绿江晚,惆怅碧云姿。

初逢花上月,言是弄珠时。

形式: 乐府曲辞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