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阴侯

功既高天下,身何不自防。

已能成汉业,无复假齐王。

复耻哙为伍,安知吕所忘。

空名流未竭,淮水共汤汤。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翻译

功绩已经超越世间,为何自身防护不足。
已经建立了汉朝基业,不再需要借助齐王的力量。
又耻于与樊哙这样的武夫为伍,怎能料到吕后会忘记自己。
虚名虽流传不断,但个人命运如淮河水般浩荡无常。

注释

功既高:功绩极大。
天下:世间。
身何不自防:为何不自我保护。
已能:已经能够。
成汉业:建立汉朝事业。
无复:不再。
假齐王:借助齐王的力量。
复耻:又感到羞耻。
哙:樊哙,汉初猛将。
伍:行列,这里指同僚。
吕所忘:吕后遗忘的人。
空名:虚名,徒有其名。
流未竭:流传不断。
淮水:淮河。
汤汤:水流汹涌的样子。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所作的《淮阴侯》,主要通过历史人物韩信的故事进行寓言式的批评。首句“功既高天下”赞扬了韩信卓越的军事才能和功绩,但接下来的“身何不自防”则暗示他未能妥善保护自己,警惕潜在的危险。诗人提到韩信建立了汉朝大业,不再需要借助他人之力,如齐王,暗示他应该早做决断,避免依赖他人。

“复耻哙为伍,安知吕所忘”进一步指出韩信对与樊哙这样的将领同列感到羞耻,却忽视了吕后的潜在威胁。吕后最终导致了他的悲剧,这句诗表达了对韩信未能识人之明的惋惜。

最后两句“空名流未竭,淮水共汤汤”以淮水比喻韩信的英名虽然流传下来,但他的结局如同滔滔淮水,一去不返,寓意其功业虽显赫,但个人命运却无法挽回。整体上,这首诗以史为鉴,警示人们在取得高位时要懂得自我保护,以免重蹈覆辙。

收录诗词(2914)

梅尧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 生卒年:1002~1060

相关古诗词

渐嘉楼望雨陪谢守

冒雨上城头,凄凄欲报秋。

云低密藏树,风急暗侵楼。

渐积荷珠重,新添沼鉴幽。

凭栏未能去,公自念民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萧著作宰丰城

王都二月花正开,社雨作阴迎燕子。

人先春色向江南,江南春色归春水。

拍岸绿波生荻芽,晨羞聊可助甘旨。

县涂为政子所谙,不敢赠言言日鄙。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野望

新晴宜野望,最爱是山前。

远近花兼竹,高低水拍田。

呼名鸟无数,问姓客多年。

此地春耕晚,吴牛树底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随州钱相公挽歌三首(其三)

去年伊水上,倾府望云岑。

路转犹回首,人谁不殒心。

可怜飞语后,挤恨九幽深。

从此埋英骨,空令泪满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