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新晴宜野望,最爱是山前。
远近花兼竹,高低水拍田。
呼名鸟无数,问姓客多年。
此地春耕晚,吴牛树底眠。
这首诗《野望》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作品,描绘了雨后初晴时的田园景象。首句“新晴宜野望”点出诗人乘着雨后的清新空气,来到野外欣赏美景的心情。接着,“最爱是山前”,表达了他对山景的特别喜爱。
诗中“远近花兼竹,高低水拍田”两句,通过细腻的观察,展现出远处近处的花丛和翠竹,以及高低错落的水势拍打着田岸的生动画面,富有动态感和层次感。诗人的眼界开阔,将自然景色描绘得如诗如画。
“呼名鸟无数,问姓客多年”一句,以拟人手法写鸟儿的鸣叫和田野间偶遇的陌生人,增添了亲切与生活气息。最后,“此地春耕晚,吴牛树底眠”则揭示了季节特点,春天的农事尚未开始,勤劳的水牛在树荫下悠闲地休息,呈现出一幅宁静而祥和的乡村图景。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朴素,意境优美,展现了诗人对自然风光的热爱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体现了宋诗清新淡雅的风格。
不详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去年伊水上,倾府望云岑。
路转犹回首,人谁不殒心。
可怜飞语后,挤恨九幽深。
从此埋英骨,空令泪满襟。
昔日伤归国,今朝叹举輀。
忧愁传楚些,殄悴感周诗。
文草明时访,忠言故吏知。
居常呜咽涕,翻作众人悲。
筑岩无往梦,游岱有飞魂。
堕泪隋侯国,遗金汉帝恩。
文章留日域,忠孝在王门。
天道何由问,秋风遍九原。
朔云生晚雨,腊霰集狂风。
不数花多出,安知天更工。
漫阶夜已积,万物晓初蒙。
谁忆新丰酒,乘驴灞水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