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以深沉的笔触,描绘了人生的无奈与悲凉。首联“水非无本难为海,山果成名不出云”运用比喻手法,将人生比作水流与山果,指出即使有深厚的根基(水之源,山之根),也难以达到理想的高度(成为大海,成名于世)。接着,“琐琐形骸磨白日,劳劳天地剩孤坟”进一步阐述了人生的艰辛与孤独,无论是忙碌于日常琐事还是在广阔的天地间,最终都只能留下孤独的坟墓作为归宿。
“红尘一辈愁交代,青史千秋误见闻”则揭示了社会的复杂与历史的虚妄。在红尘滚滚的世界里,人们为了生存而烦恼不已,而历史长河中,又有多少真相被误解或遗忘。最后,“唱到人间可哀曲,梦中去谒幔亭君”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哀叹与对理想世界的向往,通过梦境寻求心灵的慰藉与解脱。
整体而言,此诗深刻反映了清代社会的矛盾与人性的挣扎,以及诗人对于生命意义的思考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