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崇里观居

季夏中气侯,烦暑自此收。

萧飒风雨天,蝉声暮啾啾。

永崇里巷静,华阳观院幽。

轩车不到处,满地槐花秋。

年光忽冉冉,世事本悠悠。

何必待衰老,然后悟浮休。

真隐岂长远,至道在冥搜。

身虽世界住,心与虚无游。

朝饥有蔬食,夜寒有布裘。

幸免冻与馁,此外复何求。

寡欲虽少病,乐天心不忧。

何以明吾志,周易在床头。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翻译

夏季的炎热在此时消退,烦人的暑气被秋风收走。
风吹雨打的天气,傍晚时蝉鸣声声。
永崇里的小巷宁静无比,华阳观的庭院深幽。
那些高贵的车辆不会来到这里,满地都是秋天的槐花。
时光匆匆流逝,世事本就悠长无尽。
何必等到老去,才领悟生命的短暂与无常。
真正的隐居并不遥远,至高的道理在于内心的探寻。
身体虽然生活在世间,但心灵已与虚空共游。
早晨饥饿有蔬菜可食,夜晚寒冷有布衣保暖。
能避免冻饿之苦,除此之外还有什么渴求呢?
欲望少所以少生病,顺应自然,心中没有忧虑。
如何表明我的志向,周易常伴我床头。

注释

季夏:夏季的最后一个月,农历六月。
萧飒:形容风声或环境凄凉。
永崇里:地名,可能指古代的一个街巷。
华阳观:古代的一座道观。
轩车:古代贵族乘坐的高车,象征权贵。
冉冉:形容时间慢慢流逝。
世事:世间的事物,指人间的事务。
浮休:指人生的短暂和无常。
真隐:真正的隐士生活。
至道:最高的道理或境界。
寡欲:欲望少。
周易:中国古代的一部哲学经典,包含占卜和哲学思想。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安静的夏日景象,通过对自然环境和个人情感的细腻描述,表达了诗人对于淡泊明志、超脱世俗的向往。诗中的“季夏中气侯,烦暑自此收”指出夏季正值炎热之时,但诗人似乎已经预感到酷热即将过去,转而欣赏到来之风雨带来的凉爽。

“萧飒风雨天,蝉声暮啾啾”中的“萧飒”形容了风的微弱声音,而“蝉声”则是夏夜中常见的蝉虫鸣叫,这些自然的声音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和谐的氛围。

“永崇里巷静,华阳观院幽”描绘的是诗人所居住的环境,一个宁静安详的地方。这里的“永崇里”指的是诗人居住的区域,而“华阳观院幽”则是他常去的一个地方,这里的“幽”字形容了那里的清幽与隐逸。

“轩车不到处,满地槐花秋”显示了一种远离尘嚣、不为世俗所扰的生活状态。轩车是古代贵族乘坐的高大马车,这里没有轩车意味着这里没有繁华与喧闹,而“满地槐花秋”则是对自然美景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

接下来的“年光忽冉冉,世事本悠悠”表达了对于时间流逝和世事无常的感慨。诗人意识到时间的流逝,并且认为世间的事物都是缓慢而又不可预测的。

“何必待衰老,然后悟浮休”则是对生活态度的一种反思。诗人提倡不必等到年老体衰时才去悟透生命的真谛,而应当在年轻时就能够领悟到超脱世俗的生活方式。

“真隐岂长远,至道在冥搜”中,“真隐”指的是真正的隐居与超脱,而“至道在冥搜”则是说最高的道理是在深邃难测之处探寻。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追求更高境界的向往。

“身虽世界住,心与虚无游”则是对这种追求的具体体现。尽管身体仍然处于世俗的纷争之中,但心灵却能够超脱物质的束缚,与宇宙万物融为一体。

最后,“朝饥有蔬食,夜寒有布裘”展现了诗人简单而又满足的生活状态。尽管生活简朴,但是基本的生存需要得到了保障。紧接着“幸免冻与馁,此外复何求”则表达了对目前生活的满意和知足。

“寡欲虽少病,乐天心不忧”中,“寡欲”即是少有欲望,而“乐天心不忧”则是说诗人以天为乐,其心境无忧无虑。这两句进一步强调了诗人的生活哲学,即通过减少欲望来达到内心的平和与快乐。

最后,“何以明吾志,周易在床头”中,“何以明吾志”是说用什么来表达我的志向,而“周易在床头”则显示了诗人对《易经》的喜爱和常读。这里的《周易》不仅是一部古籍,更象征着智慧与哲学思考,是诗人探索生命意义和宇宙真理的工具。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诗人日常生活中的点滴感悟,表达了对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深刻向往。

收录诗词(2943)

白居易(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字:乐天
  • 号:香山居士
  • 生卒年:772年-846年

相关古诗词

杂曲歌辞.生别离

食檗不易食梅难,檗能苦兮梅能酸。

未如生别之为难,苦在心兮酸在肝。

晨鸡再鸣残月没,征马连嘶行人出。

回看骨肉哭一声,梅酸檗苦甘如蜜。

黄河水白黄云秋,行人河边相对愁。

天寒野旷何处宿?棠梨叶战风飕飕。

生离别,生离别,忧从中来无断绝。

忧极心劳血气衰,未年三十生白发。

形式: 乐府曲辞

白云期

三十气太状,胸中多是非。

六十身太老,四体不支持。

四十至五十,正是退闲时。

年长识命分,心慵少营为。

见酒兴犹在,登山力未衰。

吾年幸当此,且与白云期。

形式: 古风

白发

白发知时节,闇与我有期。

今朝日阳裹,梳落数茎丝。

家人不惯见,悯默为我悲。

我云何足怪,此意尔不知。

凡人年三十,外壮中已衰。

但思寝食味,已减二十时。

况我今四十,本来形貌羸。

书魔昏两眼,酒病沈四肢。

亲爱日零落,在者仍别离。

身心久如此,白发生已迟。

由来生老死,三病长相随。

除却念无生,人间无药治。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白牡丹

城中看花客,旦暮走营营。

素华人不顾,亦占牡丹名。

闭在深寺中,车马无来声。

唯有钱学士,尽日绕丛行。

怜此皓然质,无人自芳馨。

众嫌我独赏,移植在中庭。

留景夜不暝,迎光曙先明。

对之心亦静,虚白相向生。

唐昌玉蕊花,攀玩众所争。

折来比颜色,一种如瑶琼。

彼因稀见贵,此以多为轻。

始知无正色,爱恶随人情。

岂惟花独尔,理与人事并。

君看入时者,紫艳与红英。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