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秋侍宴中阙与诸公憩学士院作

冠剑中休会禁扃,暂攲孤枕拂云屏。

汉臣责重非真醉,楚客秋高恨独醒。

宝墨喜窥前赐榜,华绦犹记旧呼铃。

诏催终宴箫韶动,更学鶢鶋子细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翻译

在宫廷中暂时放下冠剑,独自倚着枕头擦拭云纹屏风。
汉朝的大臣责任重大,并非真正沉醉,楚地的游子在秋天高洁时分倍感孤独清醒。
珍视先前皇上的赏赐,喜爱观看赐予的榜单,华丽的丝带还记着旧时的呼唤铃声。
皇帝的命令催促宴会结束,乐曲《箫韶》响起,我更要像鶢鶋鸟一样仔细聆听。

注释

冠剑:象征权力和职责。
禁扃:宫门紧闭。
汉臣:指朝廷官员。
真醉:假装醉酒。
楚客:流离在外的游子。
秋高:秋天的高洁时节。
宝墨:珍贵的墨宝。
赐榜:皇帝的赐予或榜文。
华绦:华丽的丝带。
旧呼铃:过去的呼唤声。
终宴:宴会结束。
箫韶:古代雅乐。
鶢鶋子:鸟名,此处比喻细心倾听的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在季秋时节,于宫禁之内举行的宴会场景。开篇“冠剑中休会禁扃,暂攲孤枕拂云屏”表明诗人身着官服,佩带宝剑,在一处高耸的宫阙内参加宴会,轻拂云状的屏风,显得分外庄重。

“汉臣责重非真醉,楚客秋高恨独醒”则透露出诗人虽身在欢宴之中,却心怀忧虑,不似其他醉酒作乐的人那样放纵。这里的“汉臣”与“楚客”可能是对自己身份的隐喻,或许暗指诗人的政治立场和个人情感。

“宝墨喜窥前赐榜,华绦犹记旧呼铃”中的“宝墨”、“宝榜”、“华绦”等字眼,显示了宴会上的奢侈与荣誉,而“旧呼铃”则让人联想起往日的某种召唤或是回忆。

“诏催终宴箫韶动,更学鶢鶋子细听”表明宴会即将结束,箫韶之声响起,而诗人却更加专注地聆听,这里的“鶢鶋子”可能是指古代的音乐家,或许是对自己在文化艺术上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季秋宫中宴会的描写,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当时的社会背景。诗人宋庠以其细腻的情感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将一个特定的场景转化为丰富的情感与思考。

收录诗词(833)

宋庠(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孤坐北斋因怀出处之难偶成感咏

白头荣路念何之,出处空惊未得宜。

刘放老于宫里树,庄生愁煞庙中牺。

嵩岩桂坞堪休影,颍曲芝廛好疗饥。

但愿天心从尔欲,敢言归赴赤松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官况

久旷三山直,空陪五日趋。

文无饰羽巧,心有刻舟愚。

陛戟愁饥死,关门骇宠呼。

缺然偏自愧,乘马与双凫。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府斋岁晏节物感人辄成拙诗二篇上寄昭文相公枢密太尉虽俚调无取亦盍各斐然之义也(其二)

处世何尝尽值才,虚名高位自惊猜。

千重浪里随流出,百尺竿头试险回。

衰鬓不徒欺晓雪,孤心兼欲伴寒灰。

嵩阳颍曲风烟接,已仗归云作隐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府斋岁晏节物感人辄成拙诗二篇上寄昭文相公枢密太尉虽俚调无取亦盍各斐然之义也(其一)

晓拂青铜感岁阑,萧萧华发强扶冠。

病憎蛇影能为怪,老爱松心不受寒。

世务焦头机已息,主恩沦髓报应难。

镆铘自跃非吾意,且作洪炉旧物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