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宋庠所作,名为《府斋岁晏节物感人辄成拙诗二篇上寄昭文相公枢密太尉虽俚调无取亦盍各斐然之义也》(其一)。诗中充满了深沉的思想和对往昔岁月的回忆。
首句“晓拂青铜感岁阑”描绘了清晨的景象,古铜色的东西在晨光中被唤醒,这里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对过往事物的情感寄托。紧接着“萧萧华发强扶冠”则表现出诗人不甘心随波逐流,不愿意岁月带走青春容颜,强调了对外界变化的一种抗拒。
第三句“病憎蛇影能为怪”表达了一种厌恶和畏惧的情绪,可能是指对世间不公或者邪恶势力的排斥。而“老爱松心不受寒”则显示了诗人随着年华的增长,对一些事物的冷漠与超然,不再为外界的变化所动摇。
中间两句“世务焦头机已息,主恩沦髓报应难”,反映出诗人对于过往繁忙的世俗生活已经有了放下之心,同时也表达了一种对君恩的感激与回报难以尽述的情怀。
末尾两句“镆铘自跃非吾意,且作洪炉旧物看”,则是诗人对于过往的一些事情进行反思,这些事件并非出于自己的本意,而是将它们视为熔炉中被烧炼的旧物,看待这些经历如同对待古董一样,既有历史的沉重,也蕴含着个人成长的痕迹。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和精妙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于过往、时间流逝以及内心世界的深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