玲珑四犯.七夕

我意如秋,喜月到初弦,空庭皎皎。

牛女佳期,堪怪齐谐缥缈。

就使银河真渡,也应是、愁多欢少。

算何如、支机石畔,索性年年孤俏。

今来古去千秋矣,偏难道、天孙未老。

便是逋钱真百万,织久应偿了。

况是牵牛痴绝,反不累、天孙烦恼。

愿天孙、锦泪且收,将莫被、嫦娥窃笑。

形式: 词牌: 玲珑四犯

鉴赏

此诗《玲珑四犯·七夕》由明代末年至清代初期的诗人董以宁所作,巧妙地融合了七夕节的传统故事与个人情感,展现出一种独特的审美情趣。

开篇“我意如秋”,诗人以秋日的意境自比,暗示内心的宁静与深沉。接着,“喜月到初弦,空庭皎皎”描绘了一幅月圆之夜,庭院明亮的景象,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美好的氛围。接下来,“牛女佳期,堪怪齐谐缥缈”则引入了牛郎织女的故事,通过“堪怪”二字,表达了对这一传说中短暂相聚的感慨。

“就使银河真渡,也应是、愁多欢少”一句,诗人设想即使牛郎织女真的能够跨越银河相会,但因时间短暂,更多的是愁绪而非欢乐。这种对比,深化了对爱情与分离之痛的思考。

“算何如、支机石畔,索性年年孤俏”则提出了一个假设,如果牛郎织女选择在支机石旁,每年孤独地守候,或许能减少分离的痛苦。这里体现了诗人对于长久陪伴与短暂相聚的哲学思考。

“今来古去千秋矣,偏难道、天孙未老”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牛郎织女爱情永恒性的怀疑。接下来,“便是逋钱真百万,织久应偿了”运用夸张手法,比喻爱情的付出与回报,强调了爱情的价值超越物质。

“况是牵牛痴绝,反不累、天孙烦恼”通过对比牛郎的痴情与织女的烦恼,进一步探讨了爱情中的牺牲与幸福。最后,“愿天孙、锦泪且收,将莫被、嫦娥窃笑”表达了诗人对牛郎织女爱情的美好祝愿,希望他们的爱情能够得到上天的认可和保护,避免成为他人的笑柄。

整首词以七夕节为背景,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爱情、时间和自然现象的独特见解,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

收录诗词(238)

董以宁(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约公元一六六六年前后在世),清代初期诗人。性豪迈慷慨,喜交游,重然诺。明末为诸生。少明敏,为古文诗歌数十万言,尤工填词,声誉蔚然。与邹只谟齐名,时称“邹董”。又与陈维崧及只谟有才子之目。著有《正谊堂集》和《蓉度词》。其中《蓉度词》中大量的“艳体词”作品又尤为学界所争议

  • 字:文友
  • 籍贯:武进(今江苏省武进市)

相关古诗词

花发沁园春.题黄氏印史代序

北苑临书,南宫执笏,从古畸人癖事。

字亦雕龙,石堪绣蠹,不道先生兼此。

落笔惊看,有历落、嵚崎之致。

宛然见古貌如颠,不似人间衫履。记得当年此际。

将怪石投予,镌予名字。

珍重常携,离奇可拜,时命小鬟亲洗。聊写俚词。

题笺仍用猩红记。

知道先生应笑我,攫石袖中何意。

形式: 词牌: 花发沁园春

解连环.楚行白筠心书赠楚词一箑,复作高唐好梦图,因柬谢

澧兰沅芷。是文郎当日,旧游之处。

生平说、屈宋衙官,拟重去襄川,将他部署。

翻怪香山,却贬技、填词赠与。

想落笔高吟,多应说向,君家老妪。亲写双钩小柱。

苦绝少红鹅,凭君携去。

况画将、一梦高唐,把纨扇招风,更添佳绪。

但到阳台,倘误惹、香云艳雨。

凭君莫寄招魂赋,梦中叨絮。

形式: 词牌: 解连环

菩萨蛮慢.秋日杨东起书园社集

今当共席。正荷风梧雨,嫩凉时节。

更称觞、共向园亭,望带水回廊,宿云欹石。

或嗽流泉,晞发乎桥之侧。

或谈棋相对,不管蛙声,溪边嘈杂。或是正襟危帻。

或小侯数辈,吟笺争拂。

或骚坛强项,大义严辞,或醉后微颠,斜书晋帖。

或拭轻纨,淡写云林几笔。

告羲之、而今却是,兰亭秋集。

形式: 词牌: 菩萨蛮慢

望梅.七

奴年两七。比陶家八八,李家七七。

风情仙韵知难并,自思量可及,十分之七。

却似天孙、几望断、新秋初七。

正閒看北斗,遥挂阑干,云边横七。空有琴弦五七。

更词名八六,歌名一七。

奈唱回、残月晓风,难说与韦曲,才人柳七。

简点春风,已花信、今番六七。

怕年华、都似顷刻,开花殷七。

形式: 词牌: 解连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