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宪司后园中一座新葺的亭子,诗人郭印借此景抒发感慨。首句"烂漫烟光一目收",写出了亭子周围景色的开阔与迷人,烟雾缭绕,美景尽收眼底。"危亭葺就壮岑楼",形容亭子建筑雄伟,如同山峰上的高阁。
接下来,诗人将视线投向远方,"三巴故国山川在",表达了对历史遗迹的追忆,三国时期的遗迹犹在眼前,山川永恒,显示出时间的流转和历史的沉淀。"万古长空日月流"进一步强调宇宙的广大与时光的无情流逝。
"江水奔腾无昼夜",江水滔滔,昼夜不停,象征着生命的不息和自然的力量。"石田耕穫漫春秋"则描绘了园中的田园生活,尽管土地贫瘠,但人们依然辛勤耕耘,寓意着坚韧不拔的精神。
最后,诗人兴致盎然地与儿辈们手持筇竹,随意游走园中,"径路平生不惯由",表达出他对这种闲适生活的喜爱,以及对传统生活方式的认同。整首诗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历史和生活的独特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