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佳期.闺怨

闷把阑干猛拍。一向翠奁尘积。

孤鸾那得影儿双,怕见菱花碧。

梅浅月朦胧,鬓亸云狼藉。

愁容自己也难看,敢望他怜惜。

形式: 押[陌]韵

鉴赏

这首《误佳期·闺怨》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女子内心的孤独与哀愁。词人沈谦通过“闷把阑干猛拍”这一动作,生动地展现了女子在情感上的挣扎与不满,拍打栏杆的动作既表达了她内心的烦躁,也暗示了她对某种情境的抗拒或渴望。接着,“一向翠奁尘积”,通过描述梳妆台的灰尘堆积,隐喻了女子长时间的独处与寂寞,暗示了她与外界的隔绝和自我封闭的状态。

“孤鸾那得影儿双,怕见菱花碧。”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女子的孤独感。孤鸾象征着独身的女子,没有伴侣相伴,即使面对镜子(菱花碧),也害怕看到自己的孤单身影,这反映了她内心深处对于爱情的渴望与恐惧。镜中的倒影成了她内心矛盾的投射,既是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也是对现实孤独的无奈承认。

“梅浅月朦胧,鬓亸云狼藉。”这两句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营造了一种凄清幽静的氛围。梅花浅淡,月色朦胧,不仅映衬出女子外在环境的冷清,也暗示了她内心情感的迷茫与脆弱。鬓发散乱,如同云朵般凌乱,形象地描绘了女子因愁绪而无心整理的形象,进一步强化了其内心的哀伤与无助。

“愁容自己也难看,敢望他怜惜。”最后两句直抒胸臆,女子自知面容因愁苦而难看,更不敢奢望他人给予怜悯与同情。这句话深刻揭示了女子在情感世界中的自我否定与对外界的无力感,表现了她在爱情与生活双重压力下的痛苦与挣扎。

整体而言,《误佳期·闺怨》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意象运用,成功地刻画了一个深陷孤独与哀愁之中的女子形象,展现了明代末期女性内心世界的复杂与细腻。

收录诗词(230)

沈谦(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清平乐.梦后偶成

为他羁绊。萦性相思惯。洛水巫云生锦幔。

梦到春来偏幻。孜孜亦自商量。睡乡长住何妨。

蝶化曾笼翠袖。莺啼又隔银墙。

形式: 词牌: 清平乐

清平乐.教鹦鹉语

晓帘妆罢。逗得鹦哥挂。过眼韶光都是假。

教把春风来骂。断云残雨无凭。不劳莺燕傅情。

明日买丝绣佛,与他同念心经。

形式: 词牌: 清平乐

清平乐.春闷

雪消水溢。岸柳金芽出。漠漠暗尘萦宝瑟。

坐转一窗红日。博山香袅烟丝。闲愁闲闷谁知。

欲解罗衣去睡,黄莺又上花枝。

形式: 词牌: 清平乐

清平乐.私语

小栏西畔。私语春情乱。彷佛有人花外唤。

故卷梅红罗幔。嬉游忘却根松。问时无那羞容。

最是牵云惹雾,明朝不戴金虫。

形式: 词牌: 清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