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南宋时期诗人杨万里创作的,名为《题刘朝英进斋》。从内容上看,诗中表现了诗人对友人刘朝英隐居修炼的理解和支持。
"灯火三更雨,诗书一古琴。"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深夜读书、弹琴的静谧氛围,透露出一种超脱尘世的高洁情操。"三更"指的是夜晚的最后一个时辰,即我们现在所说的凌晨三点到五点之间,这个时间段通常人都已入睡,但诗中的主人公却仍旧在灯下研读书籍,弹奏古琴。
"惟愁脚力软,未必圣门深。"
这里的“脚力软”可能是指身体上的不适或是精神上的一种疲惫感。诗人通过这样的表达,实际上是在表明即使在追求修炼的道路上遇到困难和挫折,也不必过于苛责自己,因为并非所有圣贤之门都是容易步入的。
"莫笑云端树,初如涧底针。"
这两句诗通过对比,将高耸的“云端树”与低微的“涧底针”相提并论,意在告诫读者不要轻视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事物,因为它们或许孕育着巨大的潜力和价值。
"不应将一第,用破半生心。"
最后两句诗表达了对修炼生活的坚持和投入,即便是在世俗观念中被认为是“不应”的一种选择,也要用尽一生的心血去实践它。这是一种对于理想和信念的执着追求。
整首诗通过深夜读书、弹琴的情景,表达了对修炼生活的理解与尊重,同时也传递了一种不畏艰难、坚守自我选择的精神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