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太山四首(其一)初入南山

自我来济南,经年未尝出。

不知西城外,有路通石壁。

初行涧谷浅,渐远峰峦积。

翠屏互舒卷,耕耨随攲侧。

云木散山阿,逆旅时百室。

兹人谓川路,此意属行客。

久游自多念,忽误向所历。

嘉陵万壑底,栈道百回屈。

崖巘递峥嵘,征夫时出没。

行李虽云艰,幽邃亦已剧。

坐缘斗升米,被此尘土厄。

何年道褒斜,长啸理轻策。

形式: 古风

翻译

自从我来到济南,多年未曾外出。
不了解西城之外,竟然有路通往石壁。
起初走在山谷间,路越来越深,山峰层叠堆砌。
青翠的山峦像屏风般展开又合拢,农耕的人们顺着山路起伏劳作。
山中的树木散布在山腰,沿途旅馆时而可见,多达上百间。
这里的人称这条路为川路,它似乎专为旅行者而设。
长久的游历让我思绪万千,忽然记起曾经走过的路。
嘉陵江千沟万壑之下,栈道曲折回环无数。
山崖峭壁高低错落,行路人时隐时现。
虽然旅途艰辛,但幽深之处更为险峻。
只因一斗一升的粮食,我陷入这尘土困厄之中。
何时能走那褒斜古道,挥舞轻便的手杖,长啸而行。

注释

济南:地名, 山东省的一个城市。
经年:多年。
石壁:陡峭的崖壁。
涧谷:山谷。
峰峦:山峰。
翠屏:形容绿色的山峦如屏风。
耕耨:耕田除草。
逆旅:旅店。
川路:指河流两岸的道路。
行客:旅行者。
嘉陵:古代中国河流名, 嘉陵江。
栈道:在悬崖峭壁上凿孔架木而成的道路。
峥嵘:形容山势高峻、险恶。
行李:行装, 指旅途中的物品。
斗升米:少量的粮食, 表示生活艰难。
褒斜:古代道路名, 从陕西褒城至甘肃斜谷。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的《游太山四首(其一)初入南山》,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初次进入南山(可能指泰山)的旅程。他表达了自己长期居住济南,鲜少外出,这次偶然发现通往石壁之路的惊喜。随着行程深入,山谷逐渐开阔,峰峦重叠,如翠屏般时开时合,展现了山间的田园风光。沿途山势险峻,云木丛生,旅舍众多,行人穿梭于蜿蜒的栈道之中。

诗人感叹此地的壮丽景色和艰难的旅途,原本是为了寻求川路的便捷,却意外地体验了深山幽邃的艰辛。他因生活所需而被迫跋涉,尘土满身,不禁怀念起何时能如古人般轻松地走过褒斜之道,长啸而行。整首诗寓情于景,流露出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与对生活的感慨。

收录诗词(1852)

苏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 字:子由
  •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 生卒年:1039—1112年

相关古诗词

游景仁东园

新春甫惊蛰,草木犹未知。

高人静无事,颇怪春来迟。

肩舆出东郊,轻裘试朝曦。

百草招生意,乔松解寒姿。

尺书招友生,冠盖溢通逵。

人生瞬息间,幸此休暇时。

浊酒瀹浮蚁,嘉蔬荐柔荑。

春来莫嫌早,春去恐莫追。

公卿多王事,田野遂我私。

松筠自拥蔽,里巷得游嬉。

邻家并侯伯,朱门掩芳菲。

畦花被锦绣,庭桧森旌旗。

华堂绚金碧,叠观凝烟霏。

彷佛象宫禁,萧条远喧卑。

徐行日一至,何异己有之。

都城闭门早,众客纷将归。

垂杨返照下,归骑红尘飞。

但卜永日欢,未与清夜期。

人散众嚣绝,庭光星斗垂。

安眠万物外,高世良在兹。

形式: 古风

湖阴曲

老虎穴中卧,猎夫不敢窥。

骅骝服箱骖盗骊,巡城三匝漫不知。

帐中昼梦日绕壁,惊起知是黄须儿。

马鞭七宝留道左,猛士徘徊不能过。

遗矢如冰去已遥,明日神兵下赤霄。

荒城至今人不住,狐兔惊走风萧萧。

形式: 古风

登南城有感示文务光王遹秀才

幽忧随秋至,秋去忧未已。

城南试登望,百草枯且死。

落叶投人怀,惊鸿四面起。

所思不可见,欲往将安至。

斯人定谁识,顾有二三子。

清风皎冰玉,沧浪自湔洗。

窃脂未尝谷,南箕傥微似。

网罗一张设,投足遂无寄。

田深狡兔肥,霜降鲈鱼美。

造形悼前失,式微惭往士。

憧憧亩丘道,岁晚嗟未止。

西山有茅屋,锄耰本吾事。

形式: 古风

熙宁壬子八月于洛阳妙觉寺考试举人及还道出嵩少之间至许昌共得大小诗二十六首.登嵩山十首(其二)玉女窗

岩窦有虚明,昽昽发晴晓。

真人无俦匹,窗下晨妆早。

门开秋雨入,室静长风扫。

绝迹杳难寻,朱颜未尝老。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