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和十首(其一)

涧草岩花日日开,江南秋尽似春回。

旋开还落无人顾,惟有山蜂暖尚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翻译

涧边的野草和岩石上的花朵每天都在开放,江南的秋天仿佛又回到了春天。
它们盛开后又凋谢,却无人留意,只有山中的蜜蜂还在暖阳下飞舞采蜜。

注释

涧草:生长在山涧边的草。
岩花:岩石上的花朵。
日日:每天。
江南:指中国的南方地区。
秋尽:秋天快要结束。
似春回:像春天回归。
旋开:迅速开放。
还落:随后凋谢。
无人顾:没有人注意。
惟有:只有。
山蜂:山中的蜜蜂。
暖尚来:仍然在温暖的阳光中。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山涧野花盛开的秋日景象。"涧草岩花日日开",诗人以简洁的笔触勾勒出涧边草丛和岩石间花朵每日绽放的生机,展现了大自然的韵律与活力。"江南秋尽似春回",进一步表达了秋天在江南地区仿佛又回到了春天般的温暖与繁盛,暗示了季节更替中的美丽与和谐。

然而,"旋开还落无人顾",诗人笔锋一转,揭示了尽管花开得热闹,却无人欣赏的寂寥,流露出一种人世间的孤寂与冷落。最后,"唯有山蜂暖尚来"点明虽然人迹罕至,但仍有山蜂前来采蜜,它们的忙碌与生机为这幅画面增添了一丝生动与活力,也寓言了自然界的生生不息。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比人的情感与自然的规律,展现出对人生无常与自然永恒的感慨,以及对生命的敬仰和对自然美的欣赏。苏辙的诗歌风格平易近人,情感深沉,这首诗体现了他的这种特点。

收录诗词(1852)

苏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 字:子由
  •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 生卒年:1039—1112年

相关古诗词

同子瞻次过远重字韵

孟子自誇心不动,未试永嘉铁轮重。

弟兄六十老病馀,万里同遭海隅送。

长披羊裘类严子,罢食猪肝同闵仲。

大男留处事田亩,幼子随行躬釜瓮。

低眉语笑接邻父,弹指吁嗟到蛮洞。

茅茨一日敢忘葺,桑柘十年须勉种。

来时邂逅得相携,归去逡巡应复从。

莫惊忧患尔来同,久知出处平生共。

虽令子孙治家学,休炫文章供世用。

颍川筑室久未成,夜来忽作西湖梦。

形式: 古风

同子瞻次梅圣俞旧韵题乡舍木山

江槎出没浮犀牛,波涛掀天谷为洲。

江寒水落惊霜秋,危根瘦节鸣寒流。

脆朽吹去谁镌锼,连峰叠嶂立酋酋。

吾家此山不易得,十年弃置空自尤。

猿号鹤唳岂无意,委蛇怪我怀羔裘。

西归父老拍手笑,笑忆翁子躬薪槱。

去时三山今有五,不问故园惟一丘。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同子瞻泛汴泗得渔酒二咏(其一)

江湖性终在,平地难久居。

渌水雨新涨,扁舟意自如。

河身萦疋素,洪口转千车。

愿言弃城市,长竿夜独渔。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同子瞻泛汴泗得渔酒二咏(其二)

懒思久废诗,病肠不堪酒。

强颜水石间,滥迹宾主后。

不知白浪翻,但怪青山走。

莫随使车尘,岂畏严城斗。

形式: 古风 押[有]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