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子瞻次过远重字韵

孟子自誇心不动,未试永嘉铁轮重。

弟兄六十老病馀,万里同遭海隅送。

长披羊裘类严子,罢食猪肝同闵仲。

大男留处事田亩,幼子随行躬釜瓮。

低眉语笑接邻父,弹指吁嗟到蛮洞。

茅茨一日敢忘葺,桑柘十年须勉种。

来时邂逅得相携,归去逡巡应复从。

莫惊忧患尔来同,久知出处平生共。

虽令子孙治家学,休炫文章供世用。

颍川筑室久未成,夜来忽作西湖梦。

形式: 古风

翻译

孟子自夸心如止水,未曾体验永嘉铁轮之沉
年迈六十的兄弟们疾病缠身,一同在偏远海边送别
穿着羊皮衣像严子陵那样朴素,停止吃猪肝如同闵仲的节俭
大儿子留在家中务农,小儿子跟随出行辛勤劳作
低头微笑接待邻居,感叹叹息深入蛮荒之地
哪怕茅屋一日也不能忘记修缮,十年桑柘树要尽力种植
来时偶然相遇得以相伴,回去时恐怕又要分别
不必惊慌,忧患同行我们早已习惯,长久以来深知进退之道
虽然教导子孙经营家业,但不炫耀文章以供世人使用
颖川建房许久未完成,夜晚却梦见了西湖美景

注释

誇:夸耀。
永嘉:古地名,今浙江温州。
羊裘:羊皮衣,代指简朴生活。
严子:严光,东汉隐士,后世常以他为隐居的象征。
闵仲:闵损,孔子弟子,以节俭著称。
桑柘:桑树和柘树,可用来养蚕或做木材。
邂逅:偶然相遇。
逡巡:犹豫不决,这里指可能的分别。
出处:出仕与隐退。
治家学:管理家务,教育后代。
西湖梦:对美好景色的向往或回忆。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的作品《同子瞻次过远重字韵》。诗中,苏辙以孟子自比,表达了他的坚韧和淡泊。他提到自己年事已高,与兄弟一同在偏远之地生活,虽然条件艰苦,但保持着简朴的生活态度,如严子、闵仲般节俭。他教导家人务农为本,重视桑柘种植,体现了他对生活的朴素期望和对子孙的教育。诗中流露出对未来的不确定,但坚信与家人共同度过忧患,人生出处始终一致。最后,他表达了不追求文章显达,而希望子孙能专注于家业的心愿,以及对家乡的思念,梦见了西湖,寄托了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憧憬。整首诗情感真挚,展现了苏辙的人生哲学和家庭观念。

收录诗词(1852)

苏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 字:子由
  •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 生卒年:1039—1112年

相关古诗词

同子瞻次梅圣俞旧韵题乡舍木山

江槎出没浮犀牛,波涛掀天谷为洲。

江寒水落惊霜秋,危根瘦节鸣寒流。

脆朽吹去谁镌锼,连峰叠嶂立酋酋。

吾家此山不易得,十年弃置空自尤。

猿号鹤唳岂无意,委蛇怪我怀羔裘。

西归父老拍手笑,笑忆翁子躬薪槱。

去时三山今有五,不问故园惟一丘。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同子瞻泛汴泗得渔酒二咏(其一)

江湖性终在,平地难久居。

渌水雨新涨,扁舟意自如。

河身萦疋素,洪口转千车。

愿言弃城市,长竿夜独渔。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同子瞻泛汴泗得渔酒二咏(其二)

懒思久废诗,病肠不堪酒。

强颜水石间,滥迹宾主后。

不知白浪翻,但怪青山走。

莫随使车尘,岂畏严城斗。

形式: 古风 押[有]韵

同孔常父作张夫人诗

女子勿言弱,男儿何必强。

君看张夫人,身举十五丧。

头上脱笄珥,箧中斥襦裳。

筑坟连丘山,松柏郁苍苍。

亲戚不为助,涕泣感道傍。

昔有王氏老,身为尚书郎。

亲死弃不葬,簪裾日翱翔。

白骨委庐陵,宦游在岐阳。

一旦有丈夫,轩轩类佯狂。

相面识心腹,开口言灾祥。

嗟汝平生事,不了令谁当。

汝身暖丝绵,汝口甘稻粱。

衣食未尝废,此事乃可忘。

一言中肝心,投身拜其床。

傍人漫不知,相视空茫茫。

终言汝不悛,物理久必偿。

儿女病手足,相随就沦亡。

鄙夫本愚悍,过耳风吹墙。

明年及前期,长子忧骭疡。

一麾守巴峡,双柩还故乡。

弱息虽仅存,蹒跚亦非良。

谁言天地宽,网目固自张。

古事远不信,近事世所详。

企张非求福,祸败当惩王。

形式: 古风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