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风(其三十七)

燕臣昔恸哭,五月飞秋霜。

庶女号苍天,震风击齐堂。

精诚有所感,造化为悲伤。

而我竟何辜,远身金殿傍。

浮云蔽紫闼,白日难回光。

群沙秽明珠,众草凌孤芳。

古来共叹息,流泪空沾裳。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翻译

从前燕国臣子痛哭,秋天五月份飘落霜雪。
贫贱女子仰天悲呼,狂风震动齐国殿堂。
真诚的心意感动天地,自然也为之哀伤。
我究竟有何罪过,远离皇宫站在殿堂边。
乌云遮蔽了深宫门,明亮的太阳难以照耀。
众多沙尘玷污了明珠,杂草欺压着孤独的芬芳。
自古以来人们都叹息,泪水徒然打湿衣裳。

注释

燕臣:指代燕国的臣子。
昔:从前。
恸哭:极度悲痛的哭泣。
秋霜:不合时令的霜降。
庶女:地位低微的女子。
苍天:天空。
震风:狂风。
齐堂:齐国的殿堂。
精诚:真诚的心意。
造化:自然。
何辜:有什么罪过。
金殿:皇宫。
紫闼:皇宫深处。
白日:太阳。
群沙:众多沙尘。
明珠:比喻贤良的人才。
众草:杂草。
孤芳:孤独的芬芳, 比喻高尚品德。
共叹息:共同感叹。
空沾裳:徒然打湿衣裳。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作品,名为《古风》之三十七。诗中通过对燕臣、庶女的悲伤遭遇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于天道不仁、人间疾苦的深切感慨。

"燕臣昔恸哭,五月飞秋霜。" 这两句以燕臣的哀泣和异常的气候现象开篇,传递了一种悲凉和不安的情绪。燕臣之哭暗示着政治上的不幸,而五月即见秋霜,则是对自然规律的颠覆。

接着是"庶女号苍天,震风击齐堂。" 这里的庶女呼天抢地,表达了她对命运的不满和无奈。而震风击齐堂则增强了悲剧性的氛围,展示了一种无法抗拒的灾难。

"精诚有所感,造化为悲伤。" 这两句深刻揭示了诗人对于天地之间微妙联系的感悟,以及对宇宙规律不公的悲观态度。

"而我竟何辜,远身金殿傍。" 诗人自问自己何罪之有,却要遭受这样的命运,与贵族生活拉开距离,感受到孤独与无奈。

"浮云蔽紫闼,白日难回光。" 这里通过对浮动云朵遮蔽皇宫大门和阳光难以复返的描写,强化了诗中悲凉和绝望的情绪。

"群沙秽明珠,众草凌孤芳。" 明珠被杂质之沙所掩盖,美丽的花朵被野草所埋没,这两句生动形象地表达了珍贵事物易遭淹没的现实。

"古来共叹息,流泪空沾裳。" 最后两句则概括了自古以来人们对于类似命运的共同感慨,以及眼泪随之而落,湿润了衣襟的情景,表达了一种深沉的历史悲哀。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的深度展现,传递出了一种对于天命、人生苦难以及个人的无力感的深刻反思。

收录诗词(1046)

李白(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 字:太白
  • 号:青莲居士
  • 生卒年:701年-762年

相关古诗词

古风(其三十八)

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

虽照阳春晖,复悲高秋月。

飞霜早淅沥,绿艳恐休歇。

若无清风吹,香气为谁发。

形式: 古风 押[月]韵

古风(其三十九)

登高望四海,天地何漫漫。

霜被群物秋,风飘大荒寒。

荣华东流水,万事皆波澜。

白日掩徂辉,浮云无定端。

梧桐巢燕雀,枳棘栖鸳鸾。

且复归去来,剑歌行路难。

形式: 古风 押[寒]韵

古风(其四十)

凤饥不啄粟,所食唯琅玕。

焉能与群鸡,刺蹙争一餐。

朝鸣昆丘树,夕饮砥柱湍。

归飞海路远,独宿天霜寒。

幸遇王子晋,结交青云端。

怀恩未得报,感别空长叹。

形式: 古风 押[寒]韵

古风(其四十一)

朝弄紫沂海,夕披丹霞裳。

挥手折若木,拂此西日光。

云卧游八极,玉颜已千霜。

飘飘入无倪,稽首祈上皇。

呼我游太素,玉杯赐琼浆。

一餐历万岁,何用还故乡。

永随长风去,天外恣飘扬。

形式: 古风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