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韵和孙侔雁荡二首(其一)

海边巉绝有苍山,怪怪奇奇物象闲。

百丈素流珠喷薄,千重红树火回环。

远寻僧寺石屏下,时遇野人云屋间。

今日京华见君说,便思轻舸出东关。

形式: 古风 押[删]韵

翻译

海边的峻峭山峰上耸立着青翠的山峦,各种奇特的事物悠闲地展示着
巨大的瀑布如白练倾泻,水珠喷薄而出,层层红树像火焰般环绕
我远远地寻找僧人的寺庙,来到石屏之下,偶尔遇见住在云雾缭绕小屋的山民
今天在京都听到你说起这些,我立刻想乘小舟离开东关去探寻

注释

巉绝:峻峭险峻。
苍山:青翠的山。
怪怪奇奇:奇特不凡。
物象闲:事物形态悠闲。
百丈:极高的。
素流:白色的水流。
珠喷薄:水珠喷涌。
千重:重重叠叠。
红树:红色的树木。
火回环:像火焰般环绕。
僧寺:寺庙。
石屏:石制屏风。
野人:山野居民。
云屋:建在云雾中的房屋。
京华:京都繁华之地。
轻舸:轻便的小船。
东关:东边的城门或关隘。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依韵和孙侔雁荡二首(其一)》。诗中描绘了海边奇特的自然景象,山势险峻,形状奇特,令人印象深刻。"百丈素流珠喷薄"形象地写出了瀑布如白练飞泻,水珠四溅的壮观画面,而"千重红树火回环"则以火红的树林与之相映,色彩对比鲜明,宛如画卷展开。诗人游历至此,不仅在僧寺石屏下驻足,还偶遇山中的隐士,增添了神秘气息。最后,诗人听到友人描述此景,不禁心生向往,想要乘舟东出,亲自体验这雁荡山的秀美风光。整首诗语言生动,意境优美,展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收录诗词(2914)

梅尧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 生卒年:1002~1060

相关古诗词

依韵和孙浦二都官展墓由大明精舍而归(其二)

拜垄忽生寒食心,应缘春入感啼禽。

泪沾宿草根仍冻,马立荒沙迹已深。

野老辍耕风料峭,山房开昼日阴森。

归鞍却望原头路,羃历轻烟物景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依韵和孙都官河上写望

河上风烟爱此邦,吴艘越舸不相降。

鱼腥矗矗桥边市,花暗深深竹里窗。

蹴鞠渐知寒食近,鞦韆将立小鬟双。

年光取次须偷赏,何用功名节与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江]韵

依韵和师直仲春雪中马上

自倚春风暖,轻袍犯雪来。

过塘迷绿水,拂树杂芳梅。

山蔽峰难辨,樵通径易开。

野行方有味,缓辔不须催。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依韵和师直晚步遍览五垄川

穷览川原胜,经行未厌频。

樵深但闻斧,谷暖自留春。

临水何妨坐,看云忽滞人。

谁家烟坞里,竹树远相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