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学书池上一双鹅,宛颈相追笔意多。
皆为涪翁赴汤鼎,主人言汝不能歌。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学习场景,诗人黄庭坚以鹅为题材,寓言于物。"学书池上一双鹅",形象地写出两只鹅在池边嬉戏,似乎在模仿人的书写动作,寓意着书法艺术的灵动与自然。"宛颈相追笔意多",通过鹅的颈部姿态和追逐的动作,展现出书法线条的流畅和意蕴丰富。
后两句"皆为涪翁赴汤鼎",将鹅比喻为宋代书法家米芾(涪翁),暗示这两只鹅如同米芾的笔下生花,即将被烹煮,暗指鹅的命运也如同书法家的才华可能遭遇磨砺。"主人言汝不能歌",主人的话语中带有幽默和调侃,说鹅不会唱歌,实际上是在说鹅的才华在于书法而非歌唱,表达了对鹅才艺的赞美和对命运无常的感慨。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鹅为载体,寓言了文人墨客的才情与命运,既有生活趣味,又富含哲理,体现了黄庭坚诗歌的独特风格。
不详
晚号涪翁,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折送南园栗玉花,并移香本到寒家。
何时持上玉宸殿,乞与宫梅定等差。
甓社湖中有明月,淮南草木借光辉。
故应剖蚌登王府,不若行沙弄夕霏。
九陌黄尘乌帽底,五湖春水白鸥前。
扁舟不为鲈鱼去,收取声名四十年。
君家秋实罗浮种,已作累累半拂墙。
莫遣儿童酸打尽,要看霜后十分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