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湖南李正字归

长沙入楚深,洞庭值秋晚。

人随鸿雁少,江共蒹葭远。

历历余所经,悠悠子当返。

孤游怀耿介,旅宿梦婉娩。

风土稍殊音,鱼虾日异饭。

亲交俱在此,谁与同息偃。

形式: 古风 押[阮]韵

翻译

长沙在楚地的深部,洞庭湖这时正是深秋。
断鸿零雁随着归人的南行愈来愈少,江边的芦苇却长得茂密邈远。
你所走的这条路,记得清清楚楚都是我经过的,路途已经很远了,你也该回来了。
你孤游远行省亲,为人正直,希望你路途平安,睡的香甜。
随着南去的路远去,风土、方言方音、饭食也越来越不同了,吃的鱼虾越来越多。
你的亲友都在河南,到长沙后同谁在一起生活呢。

注释

李正字:名础,官秘书省正字。
贞元十九年进士,元和初为秘书省正字。
长沙入楚深:长沙在楚地的深部。
洞庭:洞庭湖。
值:当。
鸿雁少:相传北雁南飞至衡山回雁峰止。
再往南去的人少了,鸿雁也少了。
蒹葭:芦苇。
历历:清清楚楚。
悠悠:路途遥远貌。
耿介:耿直。
婉娩:依恋之情。
稍:渐渐。
日异饭:饭食也变样了。
亲交:亲友,亲人。
息偃:休息。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离别之情和远行之感,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来表达诗人的内心世界。"长沙入楚深,洞庭值秋晚"一句,以地理位置烘托出时间与空间的氛围,长沙是古代进入湖南地区的一个重要门户,而洞庭湖则是连接湘江和资水的重要水域,秋天的来临使得景色更加苍凉。"人随鸿雁少,江共蒹葭远"表达了诗人对于旅途中人烟稀少以及自然景物之间关系的感慨。

"历历余所经,悠悠子当返"一句,则透露出诗人的行踪和内心的不舍与期待。"孤游怀耿介,旅宿梦婉娩"强化了诗人孤独旅行的情感以及对往事的回忆。

"风土稍殊音,鱼虾日异饭"则是通过对不同地域风俗和饮食习惯的描述,来表达诗人对异乡生活的适应与体验。最后"亲交俱在此,谁与同息偃"一句,则是在询问,在这远离家乡的地方,还有谁能够与诗人共同休憩、分享彼此的情谊。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故土的眷恋以及旅途中的孤独与期待。

收录诗词(424)

韩愈(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 籍贯: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
  • 生卒年:768~824

相关古诗词

送僧澄观

浮屠西来何施为,扰扰四海争奔驰。

构楼架阁切星汉,誇雄斗丽止者谁。

僧伽后出淮泗上,势到众佛尤恢奇。

越商胡贾脱身罪,圭璧满船宁计资。

清淮无波平如席,栏柱倾扶半天赤。

火烧水转扫地空,突兀便高三百尺。

影沈潭底龙惊遁,当昼无云跨虚碧。

借问经营本何人,道人澄观名籍籍。

愈昔从军大梁下,往来满屋贤豪者。

皆言澄观虽僧徒,公才吏用当今无。

后从徐州辟书至,纷纷过客何由记。

人言澄观乃诗人,一座竞吟诗句新。

向风长叹不可见,我欲收敛加冠巾。

洛阳穷秋厌穷独,丁丁啄门疑啄木。

有僧来访呼使前,伏犀插脑高颊权。

惜哉已老无所及,坐睨神骨空潸然。

临淮太守初到郡,远遣州民送音问。

好奇赏俊直难逢,去去为致思从容。

形式: 古风

重云李观疾赠之

天行失其度,阴气来干阳。

重云闭白日,炎燠成寒凉。

小人但咨怨,君子惟忧伤。

饮食为减少,身体岂宁康。

此志诚足贵,惧非职所当。

藜羹尚如此,肉食安可尝。

穷冬百草死,幽桂乃芬芳。

且况天地间,大运自有常。

劝君善饮食,鸾凤本高翔。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除官赴阙至江州寄鄂岳李大夫

盆城去鄂渚,风便一日耳。

不枉故人书,无因帆江水。

故人辞礼闱,旌节镇江圻。

而我窜逐者,龙钟初得归。

别来已三岁,望望长迢递。

咫尺不相闻,平生那可计。

我齿落且尽,君鬓白几何。

年皆过半百,来日苦无多。

少年乐新知,衰暮思故友。

譬如亲骨肉,宁免相可不。

我昔实愚惷,不能降色辞。

子犯亦有言,臣犹自知之。

公其务贳过,我亦请改事。

桑榆傥可收,愿寄相思字。

形式: 古风

食曲河驿

晨及曲河驿,悽然自伤情。

群乌巢庭树,乳燕飞檐楹。

而我抱重罪,孑孑万里程。

亲戚顿乖角,图史弃纵横。

下负明义重,上孤朝命荣。

杀身谅无补,何用答生成。

形式: 古风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