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官赴阙至江州寄鄂岳李大夫

盆城去鄂渚,风便一日耳。

不枉故人书,无因帆江水。

故人辞礼闱,旌节镇江圻。

而我窜逐者,龙钟初得归。

别来已三岁,望望长迢递。

咫尺不相闻,平生那可计。

我齿落且尽,君鬓白几何。

年皆过半百,来日苦无多。

少年乐新知,衰暮思故友。

譬如亲骨肉,宁免相可不。

我昔实愚惷,不能降色辞。

子犯亦有言,臣犹自知之。

公其务贳过,我亦请改事。

桑榆傥可收,愿寄相思字。

形式: 古风

翻译

从盆城前往鄂渚,顺风只需一天行程。
读了老朋友的信,让我乘船顺江水前行。
朋友告别朝廷,持节镇守长江边疆。
而我这个流放之人,如今才得以回家。
分别已有三年,遥望远方路途遥远。
即使近在咫尺,却无法相见,一生的思念难以计量。
我的牙齿已掉光,不知你鬓发增添了多少白霜。
我们都已年过半百,剩下的日子真是不多。
年轻时喜欢结识新知,年老时却只想念旧友。
就像亲人般亲密,怎能避免思念。
我过去确实愚钝,未能以谦逊言语回应。
子犯也有过类似的言论,臣下深知自己的过错。
请您宽恕我的过失,我也承诺会改正行为。
如果晚年还能有所收获,但愿能通过书信传递思念。

注释

鄂渚:古代地名,位于今湖北武汉附近。
风便:顺风,便利。
故人书:老朋友的信件。
旌节:古代官吏出行的仪仗,这里指官职。
窜逐:被流放。
龙钟:形容年老体弱。
咫尺:极短的距离,比喻近在眼前。
贳过:宽恕过错。
桑榆:比喻晚年。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文学家韩愈的作品,表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岁月流逝的感慨。诗中的“盆城去鄂渚,风便一日耳”表达了迅速离别之意,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传递出行旅之急迫与离愁。

“不枉故人书,無因帆江水。”这里诗人提到收到了故人的来信,但并没有特定的原因只是顺着江水漂流而至,显露出一种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同时也透露了对友情的重视。

“故人辞礼闱,旌节镇江圻。”诗中“故人”指的是李大夫,而“辞礼闱”则意味着告别和离别的正式仪式,“旌节镇江圻”则是说李大夫在军中担任要职,镇守一方。

“而我窜逐者,龙钟初得归。”这里诗人自称“窜逐者”,指自己像流浪者一般,不定所终。同时,“龙钟初得归”表达了自己终于有机会回归故土的喜悦。

“别来已三岁,望望长迢递。”这句话表明离别已经三年之久,每当远望就感到时光飞逝,心中充满无限感慨。

“咫尺不相闻,平生那可计。”诗人在这里感叹,即使近在咫尺(极近的距离)也难以相闻,更不用说要计算一生的相聚时光了。

“我齿落且尽,君鬓白几何。”这是对衰老现实的一种无奈感慨。诗人自嘲牙齿将落,朋友头发也斑白,岁月在两人的身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年皆过半百,来日苦无多。”这里表达了对生命有限的深切体会,人生已过半百,未来日子愈发短少。

“少年乐新知,衰暮思故友。”这是诗人对于人生的感悟。年轻时喜爱结交新朋,而当进入老年,则更怀念那些旧友。

“譬如亲骨肉,宁免相可不。”这句话强调了对朋友的情谊,就像亲人的骨肉一样,不可或缺。

“我昔实愚惷,不能降色辞。”诗人自认过去愚钝,现在却无法用言语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子犯亦有言,臣犹自知之。”这里显示了诗人对于自己错误的反省和认识,同时也表现了一种臣子的忠诚。

“公其务贳过,我亦请改事。”这句话似乎是在请求对方谅解自己的过去错误,并希望能有机会改正。

最后,“桑榆傥可收,愿寄相思字。”诗人用桑榆比喻友情的深厚,同时表达了希望将自己的思念托付给朋友的心意。

收录诗词(424)

韩愈(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 籍贯: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
  • 生卒年:768~824

相关古诗词

食曲河驿

晨及曲河驿,悽然自伤情。

群乌巢庭树,乳燕飞檐楹。

而我抱重罪,孑孑万里程。

亲戚顿乖角,图史弃纵横。

下负明义重,上孤朝命荣。

杀身谅无补,何用答生成。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射训狐

有鸟夜飞名训狐,矜凶挟狡誇自呼。

乘时阴黑止我屋,声势慷慨非常粗。

安然大唤谁畏忌,造作百怪非无须。

聚鬼徵妖自朋扇,摆掉栱桷颓塈涂。

慈母抱儿怕入席,那暇更护鸡窠雏。

我念乾坤德泰大,卵此恶物常勤劬。

纵之岂即遽有害,斗柄行拄西南隅。

谁谓停奸计尤剧,意欲唐突羲和乌。

侵更历漏气弥厉,何由侥倖休须臾。

咨余往射岂得已,候女两眼张睢盱。

枭惊堕梁蛇走窦,一夫斩颈群雏枯。

形式: 古风 押[虞]韵

桃源图

神仙有无何渺茫,桃源之说诚荒唐。

流水盘回山百转,生绡数幅垂中堂。

武陵太守好事者,题封远寄南宫下。

南宫先生忻得之,波涛入笔驱文辞。

文工画妙各臻极,异境恍惚移于斯。

架岩凿谷开宫室,接屋连墙千万日。

嬴颠刘蹶了不闻,地坼天分非所恤。

种桃处处惟开花,川原近远蒸红霞。

初来犹自念乡邑,岁久此地还成家。

渔舟之子来何所,物色相猜更问语。

大蛇中断丧前王,群马南渡开新主。

听终辞绝共凄然,自说经今六百年。

当时万事皆眼见,不知几许犹流传。

争持酒食来相馈,礼数不同樽俎异。

月明伴宿玉堂空,骨冷魂清无梦寐。

夜半金鸡啁哳鸣,火轮飞出客心惊。

人间有累不可住,依然离别难为情。

船开棹进一回顾,万里苍苍烟水暮。

世俗宁知伪与真,至今传者武陵人。

形式: 古风

海水

海水非不广,邓林岂无枝。

风波一荡薄,鱼鸟不可依。

海水饶大波,邓林多惊风。

岂无鱼与鸟,巨细各不同。

海有吞舟鲸,邓有垂天鹏。

苟非鳞羽大,荡薄不可能。

我鳞不盈寸,我羽不盈尺。

一木有馀阴,一泉有馀泽。

我将辞海水,濯鳞清冷池。

我将辞邓林,刷羽蒙笼枝。

海水非爱广,邓林非爱枝。

风波亦常事,鳞鱼自不宜。

我鳞日已大,我羽日已修。

风波无所苦,还作鲸鹏游。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