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作呈谔闰二上人

老虽无闷向茅堂,忽忽还因物感伤。

积雾易迷平地水,孤云难护满天霜。

祥麟可向清时见,惊鹤那于黑处藏。

信意偶然成此咏,祇堪闲写与支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翻译

虽然年老并无烦闷,但在茅屋中仍会因外界事物而感伤。
浓雾容易迷失平坦的水面,孤独的云朵难以遮蔽满天的寒霜。
在太平盛世,祥瑞的麒麟或许会出现,而在黑暗中,受惊的鹤又怎能隐藏得住。
我随意写下这首诗,只适合闲暇时给朋友支郎欣赏。

注释

老:指年纪大。
闷:烦闷。
茅堂:简陋的房屋,这里指诗人居所。
忽忽:心神不定,忽然。
积雾:浓厚的雾气。
平地水:地面上的水。
孤云:单独的云朵。
满天霜:覆盖天空的霜冻。
祥麟:古代传说中的吉祥兽,象征好运。
清时:政治清明的时代。
惊鹤:受惊的白鹤。
黑处:暗处,比喻困难或不好的环境。
信意:随意,随性。
祇堪:只适合。
支郎:可能是诗人朋友的名字。

鉴赏

这首宋朝魏野的《偶作呈谔闰二上人》描绘了诗人年老时在茅堂中的闲适生活,但也流露出对世事变迁的感慨。首句“老虽无闷向茅堂”表达了诗人虽年迈但心境宁静,享受着简朴的生活。然而,“忽忽还因物感伤”又透露出诗人对周围环境变化的敏感,即使是寻常景物也能触动内心。

接下来的两句“积雾易迷平地水,孤云难护满天霜”,通过自然景象比喻人生的迷茫和孤独,雾气笼罩下的水面象征世事的迷离,而孤云无法遮蔽严寒的霜天则暗示了生活的艰难和不测。

“祥麟可向清时见,惊鹤那于黑处藏”运用象征手法,祥麟喻指贤德之人,在清明的时代尚能显现,而惊鹤在黑暗中难以隐藏,暗指人才在乱世中不易被发现和重用。

最后两句“信意偶然成此咏,祇堪闲写与支郎”,诗人随性而作,将这首诗视为闲暇时与友人支郎的交流,流露出一种淡泊名利、与世无争的闲适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自然景色为引,寓言人生哲理,体现了诗人晚年对世事的深沉思考和个人心境的表达。

收录诗词(395)

魏野(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求仕进,自筑草堂,弹琴赋诗其中。真宗大中祥符四年,帝祀汾阴,与表兄李渎同被举荐,上表以病辞,诏州县常加存抚。与王旦、寇准友善,常往来酬唱。为诗精苦,有唐人风格,多警策句。有《东观集》、《草堂集》

  • 字:仲先
  • 号:草堂居士
  • 籍贯:陕州陕县
  • 生卒年:960—1020

相关古诗词

啄木鸟二首(其二)

乱绕园林啄,终朝意若何。

莫因饥不足,翻爱蠹偏多。

渴映邻溪下,惊从别树过。

辛勤咏还嘱,无损好枝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啄木鸟二首(其一)

爪利嘴还刚,残阳啄更忙。

千林蠹如尽,一腹馁何妨。

形小过槐陌,声高近草堂。

岂同闲燕雀,唯解占雕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寄王谷推官

登科二十载,佐幕尚如初。

官为诗磨折,家因酒破除。

青衫应懒补,白发想慵梳。

别后常相忆,何缘得共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寄用晦上人

帝里如何忘旧山,却因知己得名贤。

司仓道合唯无可,吏部交游祇大颠。

紫色袈裟无蕙带,清斋衬施有苔钱。

诗中琴里偏相忆,用晦还应信仲先。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