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牡丹开时,仆犹在常、润,周令作诗见寄,次其韵,复次一首送赴阙(其二)

莫负黄花九日期,人生穷达可无时。

十年且就三都赋,万户终轻千首诗。

天静伤鸿犹戢翼,月明惊鹊未安枝。

君看六月河无水,万斛龙骧到自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不要辜负菊花盛开的九月时光,人生中的困厄和显达本就难以预料。
暂且用十年时间去完成宏大的《三都赋》,即使拥有万户之富,也不如一首好诗珍贵。
宁静的夜晚,天空中孤雁敛起翅膀,明亮的月光下,惊飞的喜鹊尚未安稳栖息。
你看那六月河水干涸,即使有万吨巨舟,也因水浅而航行缓慢。

注释

黄花:指菊花,古代九月为菊月,故有此称。
穷达:困厄与显达,指人生的起伏。
三都赋:西汉辞赋家司马相如的代表作,这里泛指宏伟的文学创作。
万户:形容财富极多,此处比喻富贵。
鸿:大雁。
戢翼:收起翅膀,形容鸟儿安静。
惊鹊:受惊的喜鹊。
六月河无水:形容夏季干旱,河流干涸。
万斛龙骧:形容船大且行驶缓慢,万斛形容船载重量大,龙骧形容船速慢。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巨匠苏轼的作品。诗中通过对黄花节日期的追忆,表达了人生无常、机遇难得的哲理,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于自己一生文学创作的自豪与反思。

"莫负黄花九日期,人生穷达可无时。" 这两句勾勒出诗人对时光易逝的感慨和对人生机遇的珍惜。黄花节是唐代的一个民间节日,后世虽无确切纪念,但苏轼在这里借此表达了时间不待人的思想。

"十年且就三都赋,万户终轻千首诗。" 这两句则展现了诗人对自己文学成就的自信。在长期的文学生涯中,苏轼曾居住过多个地方(三都),并留下了大量的诗作。

接下来的 "天静伤鸿犹戢翼,月明惊鹊未安枝。" 描述了一种宁静而又不安的夜晚景象。在这里,苏轼通过对自然界动态的细腻描绘,表达了内心的波澜。

最后两句 "君看六月河无水,万斛龙骧到自迟。" 则是诗人对现实环境的一种写照。在这里的 "六月" 通常指的是夏季,而 "河无水" 显示了干涸的景象; "万斛龙骧到自迟" 则可能隐喻着期待中的变迁或是某种力量的即将到来。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苏轼的文学才华和对自然美感的细腻捕捉,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于生命、时间和创作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无锡道中赋水车

翻翻联联衔尾鸦,荦荦确确蜕骨蛇。

分畴翠浪走云阵,刺水绿针抽稻芽。

洞庭五月欲飞沙,鼍鸣窟中如打衙。

天公不见老翁泣,唤取阿香推雷车。

形式: 古风 押[麻]韵

虎丘寺

入门无平田,石路细穿岭。

阴风生涧壑,古木翳潭井。

湛卢谁复见,秋水光耿耿。

铁花绣岩壁,杀气噤蛙黾。

幽幽生公堂,左右立顽矿。

当年或未信,异类服精猛。

胡为百岁后,仙鬼互驰骋。

窈然留清诗,读者为悲哽。

东轩有佳致,云水丽千顷。

熙熙览生物,春意破凄冷。

我来属无事,暖日相与永。

喜鹊翻初旦,愁鸢蹲落景。

坐见渔樵还,新月溪上影。

悟彼良自咍,归田行可请。

形式: 古风 押[梗]韵

刘孝叔会虎丘,时王规父斋素祈雨,不至,二首(其一)

白简威犹凛,青山兴已浓。

鹤闲云作氅,驼卧草埋峰。

跪屦若可教,卜邻应见容。

因公问回老,何处定相逢。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

刘孝叔会虎丘,时王规父斋素祈雨,不至,二首(其二)

太常斋未解,不肯对纤秾。

只遣三千履,来游十二峰。

林空答清唱,潭净写衰容。

归去瑶台路,还应月下逢。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