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中对月

悠悠乘坠寄舟车,与世真成一梦蘧。

苦忆晓更鼍报鼓,喜逢秋远雁横书。

江山似与诗人助,水月应知静者如。

投老得归随处乐,独醒尤笑楚三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翻译

我乘着飘忽不定的思绪,如同乘船乘车,对世间之事已感到如梦如幻。
怀念清晨的鼍鼓声,那是孤独的提醒,如今能遇见秋天的雁群,带来远方的消息,让我欢喜。
江山似乎也在助我抒发诗情,水月静谧,仿佛理解我这静心之人。
年老时能回到任何一处享受生活,我独自清醒,尤其嘲笑那些像楚国三闾大夫一样过于执着的人。

注释

悠悠:形容思绪飘忽不定。
乘坠:比喻乘着模糊不清的思绪。
雁横书:大雁横飞,象征远方的书信。
诗人助:江山激发诗人的创作灵感。
静者:指心境平静的人。
楚三闾:指战国时期楚国的三闾大夫屈原,以忧国忧民著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舟中赏月时的感慨与超脱。"悠悠乘坠寄舟车,与世真成一梦蘧"表达了诗人对尘世的看破与超越,将现实生活比作一场梦,自己则是乘着这梦幻之舟漂泊其中。

接下来的"苦忆晓更鼍报鼓,喜逢秋远雁横书"展现了诗人的情感流转。清晨的更鼓声让人感到悲凉,而秋天远处传来的雁鸣却给予他快乐,这是因为雁鸿带来了远方朋友的消息,故而欣喜。

"江山似与诗人助,水月应知静者如"则描绘了自然景物与诗人的和谐共处。江山似乎在帮助诗人创作,而那流动的水与明亮的月光也似乎在向那些懂得安静沉思的人传达着什么。

最后,"投老得归随处乐,独醒尤笑楚三闾"表达了诗人对生活态度的豁达。到了老年时能找到归宿,无论走到哪里都能感到快乐。即使是在楚国的三闾大道上醉卧,也只是一种独自醒来后的轻松笑意。

整首诗通过对月光、自然景物与人生感悟的描绘,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豁达生活的心境。

收录诗词(779)

李弥逊(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 号:筠西翁
  • 籍贯:吴县(今江苏苏州)
  • 生卒年:1085~1153

相关古诗词

行父和篇颇有过情之语次韵自叙以谢

家在闽山最上头,大书高屋榜休休。

按行松竹曾施屐,应接江山不运眸。

漫道鹤书朝赴陇,真成蚁穴梦封侯。

紫薇落笔非吾事,抚字犹堪老一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许子儒寺丞挽诗(其二)

壮岁天衢上,舂容伯仲间。

握兰同省户,持橐假朝班。

投老归乡县,从君卧故山。

并游零落尽,回首一潸潸。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许子儒寺丞挽诗(其一)

阴德仙官裔,殊勋辅相家。

山川钟秀丽,人物见雄夸。

小试丞卿月,卑栖属使华。

盖棺何太早,行路亦兴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访雪峰真歇禅师

红尘白发不相投,来就僧房借板头。

大士法中龙象贵,老翁心外水云浮。

长芦江静千山月,枯木岩寒一叶秋。

别后相逢重着语,牧童横笛倒骑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