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和长文禖祀郊外见寄并呈韩子华

鹁鸪知雨在桑中,雄逐雌飞自不同。

胡粉未生轻蝶白,燕脂先绽野樱红。

高高树里鞦韆月,猎猎墙头蓓蕾风。

晓下祠坛多寄咏,衣冠方侍大明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翻译

鹁鸪鸟感知雨落在桑树丛中,雄鸟追逐雌鸟飞翔方式各不相同。
还未长出胡粉的蝴蝶显得格外洁白,野樱先开放显现出艳丽的红色。
高高的树梢上挂着一轮明月,墙头的花蕾在微风中摇曳。
清晨人们来到神祠吟咏,身着官服的人们正前往大明宫任职。

注释

鹁鸪:鸟名,叫声似‘鹁鸪鸪’,常用来象征春雨或思乡之情。
雌飞:雌性鸟类飞翔,形容鸟类的自然行为。
胡粉:古代的一种化妆品,这里指尚未长出的白色花朵。
燕脂:一种红色矿物颜料,此处代指红色的花朵。
蓓蕾:花蕾,未开放的花朵。
祠坛:祭祀神灵或祖先的场所。
衣冠:古代士人的服饰,代指官员或读书人。
大明宫:唐朝皇宫,位于长安城内,此处指朝廷或官场。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次韵和长文禖祀郊外见寄并呈韩子华》,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首句“鹁鸪知雨在桑中”以鹁鸪鸟感知雨水预示天气,形象生动;“雄逐雌飞自不同”则寓言了生命的繁衍与性别差异。接下来两句“胡粉未生轻蝶白,燕脂先绽野樱红”,通过对比胡粉未凝的蝴蝶和早开的野樱,描绘出春色的娇艳。

“高高树里鞦韆月,猎猎墙头蓓蕾风”一句,运用拟人手法,将月光比作在树梢摇曳的鞦韆,风拂过墙头的蓓蕾,营造出宁静而富有动态的画面。最后一句“晓下祠坛多寄咏,衣冠方侍大明宫”,表达了诗人清晨在祭祀场所吟咏,身着官服,心系朝廷的场景,体现了他对国家的忠诚和对文化的热爱。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展示了春天的美景,又寄托了诗人的仕途情怀,是一首典型的宋诗佳作。

收录诗词(2914)

梅尧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 生卒年:1002~1060

相关古诗词

次韵和永叔

省树高槐雪压条,沉沉古屋蔽疏寮。

每嗟守印如枯木,欲弃明珠学纬萧。

渐老但知贫贱乐,向来徒用岁时销。

新年不管鱼龙跃,安得乘风入剡樵。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次韵和永叔雨中寄原甫舍人

赖得春巢燕未归,高檐终日雨衰衰。

细笼芳草踏青后,欲打梨花寒食时。

美景已嗟空过尽,名园犹许误相随。

锦鞍切莫九衢去,拍拍一如鹅鸭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次韵和永叔退朝马上见寄兼呈子华原甫

公归初退内朝班,驰道南头跃锦鞍。

欲雨浮云犹复暗,背阴残雪愈生寒。

穿槐已觉春禽语,载酒重思结客驩。

吟寄侍臣知有意,翠鬟争唱口应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次韵和永叔原甫致斋集禧

庙蚃灵祠属二公,齐心相望切朱宫。

绿渠缭绕壖垣水,广沼清泠涨殿风。

已咏应麟来五畤,仍歌翔雁杂殊翁。

遥知毕事期寻胜,尚问衰羸未厌穷。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