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和永叔退朝马上见寄兼呈子华原甫

公归初退内朝班,驰道南头跃锦鞍。

欲雨浮云犹复暗,背阴残雪愈生寒。

穿槐已觉春禽语,载酒重思结客驩。

吟寄侍臣知有意,翠鬟争唱口应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翻译

您刚从宫中退朝归来,骑着骏马跃上南边的驰道。
乌云密布,仿佛要下雨,背阴处残雪更显寒冷。
穿过槐树时已能听到春天鸟儿的鸣叫,带着美酒又想起结交朋友的欢乐时光。
我想把这首诗寄给侍臣,他们定会理解我的心意,绿色发髻的宫女们争相吟唱,喉咙都快干了。

注释

公归:您归。
初退:刚刚退出。
内朝班:宫中的官职。
驰道:皇帝专用的道路。
跃:跳跃。
锦鞍:华丽的马鞍。
欲雨:即将下雨。
浮云:乌云。
暗:昏暗。
背阴:背对阳光的地方。
残雪:未融尽的雪。
愈生寒:更加寒冷。
穿槐:穿过槐树丛。
春禽语:春天鸟儿的叫声。
载酒:带着酒。
结客驩:结交朋友的欢乐。
吟寄:吟诵并寄送。
侍臣:宫廷官员。
有意:有所寄托的心意。
翠鬟:绿色发髻(指宫女)。
争唱:争相吟唱。
口应乾:喉咙可能因吟唱而干燥。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次韵和永叔退朝马上见寄兼呈子华原甫》,通过对友人退朝后情景的描绘,展现了官场生活与个人情感的交融。首句“公归初退内朝班”写友人退出宫廷,显示出官场的严肃与繁忙;“驰道南头跃锦鞍”则生动描绘了友人策马归家的轻快身影。

接下来,“欲雨浮云犹复暗,背阴残雪愈生寒”两句通过天气变化,烘托出环境的阴冷,暗寓仕途的艰难与心境的落寞。“穿槐已觉春禽语,载酒重思结客驩”转而写到春天的到来和对友情的怀念,流露出淡淡的喜悦和对相聚的渴望。

最后两句“吟寄侍臣知有意,翠鬟争唱口应乾”,以侍臣收到诗作并传唱的情景收尾,表达了诗人希望自己的诗作能被理解并得到共鸣的愿望,同时也描绘了一幅热闹的场景,以乐景衬哀情,深化了主题。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退朝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关怀以及对官场生活的感慨,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收录诗词(2914)

梅尧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 生卒年:1002~1060

相关古诗词

次韵和永叔原甫致斋集禧

庙蚃灵祠属二公,齐心相望切朱宫。

绿渠缭绕壖垣水,广沼清泠涨殿风。

已咏应麟来五畤,仍歌翔雁杂殊翁。

遥知毕事期寻胜,尚问衰羸未厌穷。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次韵和永叔新岁书事见寄

尖风细细欲穿帘,残雪微销冻结檐。

盏里醇醪无限满,镜中白发不知添。

妍童喜舞开罗幕,小吏愁凘入砚蟾。

幸得从公持直笔,定应无复叹齑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盐]韵

次韵和玉汝对月见怀西轩

坐见沙头月,复怜衣上辉。

正如从我饮,还欲照君归。

相逐影徒是,共嗟欢已非。

夜深依岸落,寒色入伤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次韵和冲卿元日

天心欲销变,元会罢来朝。

新岁起今日,旧年犹昨宵。

冻云低覆阙,残雪稍封条。

又听驱傩鼓,群邪不可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