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缥缈峰小憩西湖寺

历尽嵚崎马倦行,长松迎路寺门平。

生蔬荐雨僧斋薄,寒榻眠云客思清。

龙藏护深高阁净,佛灯光遍小池明。

西来为访灵仙迹,并与禅家结晚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探访西湖寺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禅意与自然之美。首联“历尽嵚崎马倦行,长松迎路寺门平”以马行崎岖之感开篇,暗示旅途劳顿,随后长松迎面而至,象征着前方道路的平顺与希望。颔联“生蔬荐雨僧斋薄,寒榻眠云客思清”则通过简朴的僧斋生活和清冷的住宿环境,展现了禅宗修行的简朴与内心的宁静。颈联“龙藏护深高阁净,佛灯光遍小池明”描绘了寺庙内庄严清净的氛围,龙藏守护着高阁,佛光普照着小池,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尾联“西来为访灵仙迹,并与禅家结晚盟”表达了诗人探访此地的目的不仅是为了寻找灵异仙迹,更是为了与禅宗结缘,寻求心灵的归宿。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和寺庙生活的细腻描绘,传达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境界的禅宗思想。

收录诗词(271)

徐祯卿(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昌国,汉族,祖籍常熟梅李镇,后迁居吴县。明代文学家,被人称为“吴中诗冠”,是吴中四才子(亦称江南四大才子)之一。因“文章江左家家玉,烟月扬州树树花”之绝句而为人称誉

  • 籍贯:吴县(今江苏苏州)
  • 生卒年:1479-1511

相关古诗词

奉和徵明游洞庭东山诗七首(其一)

峰掩晴窗水映帘,便留三宿不虚淹。

閒云爱客常陪榻,微月窥人直下檐。

昏籁静来闻扰扰,灯花时自落纤纤。

知君诗学多新益,亲到眉山谒子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盐]韵

奉和徵明游洞庭东山诗七首(其三)

坞僻云深石径纡,渐从平履涉崎岖。

烟沉远景山藏屋,林逗微明日堕湖。

佳境到时应就宿,肩舆停处合临图。

莫釐绝顶君还上,得似邻峰缥缈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奉和徵明游洞庭东山诗七首(其四)

香灯閒照古堂虚,日午桐阴上井迟。

尝橘客求藏瓮法,煮茶僧乞啜泉诗。

听经犹剩当年鹿,好事谁攀宿草碑。

陈迹半销何处问,令人空忆翠峰师。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送顾明府之聊城

上春行县出东畴,桑叶萋萋唤乳鸠。

道左壶浆迎父老,云中冠盖识君侯。

鲁连箭灭遗书在,微子城荒故堞留。

揽辔可应空吊古,土风先为达宸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