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梁武墓

空山落照日阴晴,古木荒荒流水鸣。

下马独寻梁武碣,断文无复记台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苍凉的山林景象,通过诗人对梁武帝墓地的探访,流露出对历史遗迹的感慨与深思。

首句“空山落照日阴晴”,以“空山”点出环境的孤寂与辽阔,“落照”则勾勒出夕阳余晖洒在山间的情景,光影交错中,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接着“日阴晴”三字,不仅描绘了光线时明时暗的变化,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世事的无常。

次句“古木荒荒流水鸣”,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荒凉与静谧。古木参天,枝叶茂密,显得古老而沧桑;流水潺潺,似乎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这两句诗通过自然景观的描写,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与世隔绝的氛围。

“下马独寻梁武碣,断文无复记台城。”这两句诗将视角转向历史,诗人独自骑马来到梁武帝的墓前,寻找着刻有文字的石碑(碣),试图从残存的文字中探寻往昔的辉煌与故事。然而,碑文已残破不堪,无法完整记录当年的台城盛况,这既是对历史痕迹逐渐消逝的感叹,也是对时光流转、人事变迁的深刻反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和历史遗迹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过去辉煌与现在荒凉之间巨大反差的感慨,以及对历史记忆逐渐模糊的忧虑。诗中蕴含的深沉情感与哲理思考,使得读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引发对人生、历史乃至存在的深层次思考。

收录诗词(111)

刘宗周(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咏姬仆

我闻义仆有高永,事在河西祸汹汹。

高公一死殉封疆,仆义亦与封疆重。

为臣死忠仆死义,纲常万古同一视。

于滕复有姬公仆,节槩棱棱若符契。

姓名附见绝命辞,李子守务堪挥涕。

守务之名何独彰,庙貌且与魏竖峙。

君不记前者白莲贼,倡乱滕阳越邹峄。

妖术一呼千百群,所至空城挈家室。

贼兵未至官辄逃,纷纷不数丞尉职。

岂无黄堂别驾尊,拥幰邹城如传客。

滕阳之令甫下车,恸哭巡城城已虚。

贼从东方破门入,横来县堂索县符。

縳令不诛三日许,手执笏板身衣朱。

再拜阖门乃雉经,凄凉官舍奴子俱。

魏竖遂以滕印完,收骸甫毕先后诛。

贼党相顾多缩颈,慷慨义烈生不如。

封疆小吏分固尔,此仆此死何其愚。

食人之禄分人忧,各为其主心非殊。

高台道傍筑京观,视彼完印功无算。

缒城之日一筐免,捷书只奏都堂彦。

锦衣世爵身上卿,尽是平民膏血换。

到今留得数空城,犹胜辽阳熊李窜。

因见近来官爵多,廉耻少,功名重,忠义小。

板荡识忠臣,疾风知劲草。

高官与大禄,愿得太平保。

凌阁拟形容,福堂享寿考。

虽有青史名,岂能及舆皂。

我今一日扶起高参军、李侍郎,堂堂正气垂风霜。

要令节义高千古,身虽磔裂名犹芳。

人生百年终一死,安能腼颜苟活坐取侯与王。

形式: 古风

归兴(其一)

几阵寒鸦待腊残,石尤风健旅行艰。

人随雪色看秦望,马带松声度楚关。

梅柳欲舒春信早,烟岚如醉碧峰环。

便当乘兴穿云去,不问南山与北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归兴(其二)

无端归兴拟陶潜,计日清华俸亦廉。

未卜山妻堪并食,先教稚子解抽簪。

三年似爽还山约,一事真成避世嫌。

今古乾坤何处了,旧时风月寄缃缣。

形式: 七言律诗

官梅

梅蕊参差放,晴光转陆离。

江春随浪点,山翠带星移。

乍慰乡心近,频留客梦悲。

陇头人已断,好寄一枝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