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山八景并序(其三)栖云石

巉岩卓立几千秋,云气长时迥不收。

散漫乘风如擘絮,冥濛成雨若浮沤。

朝疑巫峡重重起,暮见苍梧蔼蔼浮。

灵运当年曾作咏,白云抱石两悠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栖云石这一自然景观的独特魅力。诗人以“巉岩卓立几千秋”开篇,生动地刻画了栖云石屹立于天地间,历经千年的壮观景象。接着,“云气长时迥不收”一句,将云雾缭绕的景象与岩石融为一体,展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散漫乘风如擘絮,冥濛成雨若浮沤”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形象地描绘了云雾在风中飘散,如同撕裂的棉絮;而当云雾凝聚成雨时,则仿佛是漂浮的泡沫,生动展现了云雾变化无常的动态美。

“朝疑巫峡重重起,暮见苍梧蔼蔼浮”则进一步渲染了栖云石周围云雾缭绕的景象,仿佛朝夕之间,巫峡的云雾从四面八方升起,而苍梧的云雾则在傍晚时分缓缓浮起,营造出一种神秘莫测的氛围。

最后,“灵运当年曾作咏,白云抱石两悠悠”引用谢灵运的典故,表达了对栖云石美景的赞叹和对自然之美的向往,同时也暗示了这种美景自古以来就吸引着文人墨客前来吟咏,成为千古流传的佳话。

整首诗通过对栖云石及其周围云雾景象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与神秘,也蕴含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历史文化的深厚情感。

收录诗词(8)

刘玘(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东山八景并序(其四)桐阴亭

幽亭翼翼起岩峦,谁植良材自结团。

翠叶轻罗翻古砌,香枝森玉拂阑干。

清阴不独祛炎暑,瑞世偏宜宿凤鸾。

坐久薰风飘动处,琅然疏越入清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东山八景并序(其五)望仙桥

仙人遗世杳难招,天路瞻望岁月遥。

径入深林车辙少,泉鸣幽涧玉声调。

恍疑跨鹤来三岛,宛若垂虹下九霄。

闻道石桥壮台岳,是谁移架在吾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东山八景并序(其六)聚圣塔

山脊峨然一柱撑,风吹铃铎远闻声。

层檐有级堪跻蹑,诸圣无由识姓名。

千里江山来远近,四时日月漏光明。

风光不减慈恩寺,列俊题名荷宠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东山八景并序(其七)七星石

何年北斗降元精,绝嵿云根似砥平。

品列象形虽地造,安排次舍自天成。

经年不见随杓转,入夜应须伴月明。

我辈几回同眺望,恍疑云汉上参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