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栖云石这一自然景观的独特魅力。诗人以“巉岩卓立几千秋”开篇,生动地刻画了栖云石屹立于天地间,历经千年的壮观景象。接着,“云气长时迥不收”一句,将云雾缭绕的景象与岩石融为一体,展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散漫乘风如擘絮,冥濛成雨若浮沤”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形象地描绘了云雾在风中飘散,如同撕裂的棉絮;而当云雾凝聚成雨时,则仿佛是漂浮的泡沫,生动展现了云雾变化无常的动态美。
“朝疑巫峡重重起,暮见苍梧蔼蔼浮”则进一步渲染了栖云石周围云雾缭绕的景象,仿佛朝夕之间,巫峡的云雾从四面八方升起,而苍梧的云雾则在傍晚时分缓缓浮起,营造出一种神秘莫测的氛围。
最后,“灵运当年曾作咏,白云抱石两悠悠”引用谢灵运的典故,表达了对栖云石美景的赞叹和对自然之美的向往,同时也暗示了这种美景自古以来就吸引着文人墨客前来吟咏,成为千古流传的佳话。
整首诗通过对栖云石及其周围云雾景象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与神秘,也蕴含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历史文化的深厚情感。